Tuesday, September 06, 2005

怎樣提升內地創新能力?

Innovation in China -- is it a cultural issue that is hin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novation there?


怎樣提升內地創新能力?

  剛讀到的一篇文章,是由一位大學教授在一份周刊發表的,題為「南韓科技起步晚中國十年 為何反超?」令筆者感興趣的,是中國學者究竟如何看自己國家與競爭對手的比較,能否誠實面對。文章指出,中韓兩國產業技術創新五年規劃中,有70%發展目標相同,但南韓的科技產業競爭力早已躋身全球前五位,超越中國;作者把這個現象,以創新能力源於民族精神作解釋。

  作者認為,中國民間科技創新發展,受制於官僚體制,出現科技管理部門提供的資金愈多,科研部門主動創新能力愈小,甚至經濟愈發展,民族創新能力反而愈弱的怪現象。雖然,作者未有提供客觀數據支持此調,但即使作為一種主觀觀察,也有點意思。

滿足模仿不要得

  作者的點題,原來出於科技部副部長尚勇6月在深圳對企業代表的一番話,他說:「南韓科技起步比我們晚十年,為什在很多領域,南韓遠遠領先?很重要的一點是南韓有很強的民族精神,並把創新形成了國家的意志。」

  文章指出,南韓政府「把民族的精神變成了促進科技發展的動力……提高民族的創新能力上升為國家意志」,這些形容對我們缺乏政治教育和不善愛國詞彙的一群,有點兒虛,但如果說成:「制定具體的法律制度……不放棄自有品牌,把知識產權轉化為生產力」,這就比較清楚了。在中國,有些官員為了達到短期政績,默許縱容科研單位利用虛假材料申報科研項目。

  作者認為,技術仍要靠模仿並非問題,可怕的是滿足於模仿,這是「缺乏民族氣節」。作者歸咎在官僚作風下,科技工作者不能享受應有待遇;科技經費的發放,科技成果的評估,人員的獎勵,都是政府操縱,由上至下,效率低,科技人員依賴上面的方向,談何創新?

  雖然作者建議增加民間參與科技規劃,加強資金分配透明度,但最終思維仍離不開說:「在愛國主義教育中必須注入科技創新的內容……必須宣傳科技創新人才,把推動歷史前進的科技工作者放在優先的地位」,唉,以愛國教育推動科研,不知道算是創新觀念,還是反映出中國本身創新科技仍存在的問題!

政府主導影響大

  筆者恐怕這些都是空話居多,在內地的學者和業者,並非看不見問題在哪裏,只是未有足夠勇氣指出來。在中國,科技創新仍源於政府全方位主導,這對中國科技創新的影響如何?這才是在根源處值得研究的課題。另一方面,本土產業市場的配合,對國際市場的策略,也不可缺少,否則,只靠拿資金到海外收購,或以抄襲美國互聯網商業模式上市圖利,都只是資本活動而已。

  中國所缺乏的,未必是什民族創新能力,而是需要一個外向型,結合產業能力,吸納人才讓他們發揮、致富,和配合國際化的目光。別只看南韓,在台灣也可以成功達到半導體和電子業的全球領先地位,這是很好的例子,相信同作為中國人,其民族創新能力相差不會太遠,不同的,第一是體制,第二是動機,第三是決心。

刊載於《信報》2005年9月5日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