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24, 2005

互聯網要人Esther Dyson談網絡民主管治

Esther Dyson visited Hong Kong and gave a short talk on democracy and accountability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governance. Here's a report.

More about and from Esther


互聯網要人談網絡民主管治

  上周五,互聯網世界的一位重要人物,Esther Dyson旋風式過港,由思匯與外國記者俱樂部主辦了一個講座,談的是互聯網的管治和相關問題,並探討「民主」在互聯網上可行與否。

  首先,介紹一下Dyson女士吧。Dyson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曾任《福布斯》的記者,之後又當過股票分析員,但從八十年代的中期起,Esther Dyson這個名字差不多已經代表了資訊科技和後來互聯網的市場分析,她亦同時參與很多其他的商業和民間機構的工作,包括以保障互聯網自由為主旨的電子領域基金(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在1998年,她成為ICANN(互聯網域名稱與數碼地址分配機構)的首任主席,至2000年為止。今天,她除了繼續在網誌(亦稱博客)CNET等上的寫作之外,也投資了不少互聯網創業公司,而她花最多時間的地方,是俄羅斯和波蘭。

  筆者數星期前亦曾在本欄談及現在ICANN這國際互聯網管治機構,美國政府與其他國家政府的一些爭議,Dyson雖然今天已不在其位,但也能從她眼中和所經歷早期的ICANN的背影,分享她寶貴的一手觀察。

有權無實較安全

  Dyson認為,ICANN從開始就在艱難環境之中誕生;ICANN之所以有必要,是因為上世紀90年代中期互聯網商業應用的興起,令分配互聯網域名和管理主要域名伺服器的工作,有需要從三數個「德高望重」的研究者和電腦網絡專家手中,取過來規範化地處理。

  不過,這真的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啊:互聯網的「原教全義者」認定新組織要把網絡出賣給商業利益,商界就認為ICANN是政府插手的借口;美國政府認為,把互聯網管治權從商務部交給獨立國際性機構,是把國家資產奉送出去,外國人則認定ICANN是美國保持操控的工具。總之,如是者,確實是每面不是人,ICANN從開始時,不幸地而已被負面消息和包圍,一直至今。

  據Dyson的意見,美國政府的原意,甚至今時,都是希望找一個能信任的中立國際機構,接管互聯網,所以,當年ICANN成立時,特意讓一群「局外人」作董事,目的是避免利益衝突,但結果卻又令組織的專業性降低。

  Dyson認為,從ICANN經驗看到,權力不單令人腐敗,更是充滿誘惑的;本來,ICANN所負責範圍,只是互聯網的「搭喉」部分,雖然此說有點兒過分低估其功能,但無可否認,對很多重要問題如垃圾電郵、網絡安全等,ICANN能直接管核或影響的,程度不大;然而,組織擁有似是而非的權力,已令一些人趨之若鶩。

  有些人進入了ICANN屬下不少權力職能不高的委員會,都急不及待地把名堂印在名片上;ICANN吸引了不少「好事之徒」,加上政府及商業利益插手,與成立原意相反,結果,反而吸引不到足夠有能者願意加入。其實,這種現象,不論是在各地互聯網管治機構,甚至是在政府諮詢或議會內,都很常見。

  所以,就近期有關ICANN的爭拗,Dyson認為,把互聯網基層管治與聯合國和國家政府的權力結合,是個危險的做法,倒不如像現在的ICANN,有權無實,反而較安全。

民主與互聯網

  談及互聯網上的民主決策傳統,ICANN的董事局是由一個複雜但非「直選」的方法產生,一直以來,有一個不能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能夠肯定電郵背後真的代表誰,Dyson指出,把民主給與未有能力應付的群眾,是一件危險的事,結果只會是這個民主不能長久,反而變成權力壟斷。

  類似這論調的,我們在香港的普選問題討論時常聽到,但筆者認為不用對此太快太反感,因為ICANN和互聯網群眾未適合應付一人一票,並不代表香港的政治不能,關鍵在於誰能作出改變的決定,價值根據什標準。香港與互聯網的管治情況有一點很不同,就是香港社會、政治的透明度很高,民眾明確表達參與意願;但互聯網的管治情況反非如此,雖然用戶熱愛上網,關心服務水平和價格,互聯網亦促進各方面的透明度,但公眾若對互聯網背後的公民社會參與,漠不關心,結果重要的管治問題,仍然只會由一小撮人操縱。  

刊載於《信報》2005年10月24日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