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22, 2005

政府插手互聯網 趨勢令人擔憂

US retains control of the Internet and ICANN gets a new lease on its life for five years, in a surprising (or not?) last-minute compromise reached before the official opening of WSIS in Tunis last week. It's temporarily relief, but the looming and growing governmental intervention from all directions will continue to be a major worry.


政府插手互聯網 趨勢令人擔憂

   資訊社會世界高峰會議(WSIS)上周在非洲突尼斯舉行,但會議最令人注目的決定,是非常戲劇性地在會議正式開幕前的最後一刻達成。

  事源9月底在日內瓦舉行的WSIS PrepCom3(世界資訊社會峰會第三次籌備會議),一批國家聯合向美國要求,交出目前ICANN(互聯網名稱與數碼地址分配機構)掌控的全球互聯網管治權,改由聯合國旗下的國際電訊聯盟(ITU)負責管理;這樣一來,恐怕WSIS大會在展開時,也未能達到一份預先同意的會議文件。

  不過,在上周二晚上當地時間十時半,各國政府終於達成協議,而結果本身大抵不算令人太意外,就是美國成功保留對互聯網的「控制權」,但一個新的「互聯網管治論壇」將由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界別和公民社會共同成立,討論國際互聯網相關公共政策議題。論壇對現行相關組織,如ICANN等卻不具有任何權力。

GAC具牙力

  對ICANN來說,基本上這就是保持現狀,不會被新的機構取締,亦不會增設具執行權力的監察機構,只保留現行在ICANN架構內的政府諮詢委員會(GAC),即政府的角色,理論上仍然只屬諮詢而已。

  話雖如此,GAC有意干預ICANN,對ICANN的獨立性,已經愈來愈令人擔心,例如今年中美國政府透過向GAC反對.XXX域名申請,令ICANN受壓而「延遲決定」,這些情況已經出現,變相令ICANN的行政、技術決定,被某些國家或地區政府的政治、利益甚至以道德理由左右,這肯定有礙互聯網的發展。

  連ICANN的高層上周也公開表示,ICANN雖然從未有必要遵從GAC的決議案,但亦從未背道而馳。

  明顯地,這組織在政府壓力下,已經急不及待地自己「投降」,以求自保,GAC與各地政府的插手,恐怕只會加劇其趨勢,故此,本月中在溫哥華舉行的GAC會議,各國態度令人注視。

美國施壓

  今次美國政府的勝利,有賴其背後不斷的游說工作,加上國際大企業的表態支持,其中大部分根本亦是美國公司。

  美國國務卿賴斯在會前發信歐盟各國,雖然內容尚未公開,但有指措詞強硬,成功把歐盟拉回中間,加上澳洲等國支持,新加坡等國協力游說,「反美派」包括巴西、伊朗、俄羅斯、中國等的聲音都被壓了下來,在有限時間下,所有較極端的建議都被擊退,唯有共識,就是保持現狀。

認真檢討

  在當晚十時後達成共識的文件,一方面肯定現在管理機制,亦同時要求在聯合國之下成立論壇組織,並明確地從政府角度要求進一步參與國家代號頂級域名(ccTLD)甚至一般頂級域名(gTLD)的決策,這由各國政府主導的干預,將令人擔憂;公民社會如何參與,機制如何,都是未知之數。

  當然,這不代表ICANN的現況將永久不變。反對維持現狀的國家國家必會捲土重來,新的論壇為期五年,可以看為「停火期」。有鑑於ICANN的情況,各地的國家代號頂級域名管理機構,包括香港的.hk,都要認真地檢討自己的管治和公民參與,否則只會招惹不滿與反對。

刊載於《信報》2005年11月21日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