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30, 2005

香港創業活動處轉型階段

Hong Kong was recently ranked third to last in an international survey about entrepreneur activities. While things may not be really that bad as the ranking (not comparing apples to apples) would indicate, there are indeed many areas we need to improve in order to remain competitive: quality of human resources, SME policies, funding mechanisms, market access, etc.

香港創業活動處轉型階段

~~~~~~~~~~~~~~~~~~~~~~~~~~~~~~~~~~~~~~~~~~~~~~~~~~~~~~~~~~

  上星期創業研究組織「全球創業觀察」公布一項合作研究結果,指香港的創業精神和創業活動率屬於低,在研究涵蓋全球三十多個地區中,排名倒數第三。

  報章一向喜歡報道這些有關香港國際排名的研究,這次的焦點是香港與鄰近的深圳的比較,因為深圳排名第十;例如,研究從電話訪問推算出深圳有11.6%的人曾嘗試創業,但香港只有3%。從2002年上次調查至今,香港的「分數」跌了0.5,深圳卻上升了1.1

   如果只看表面,香港的「表現」不很理想。不過,當我們發現高踞榜首的冠亞季軍是秘魯(難道他們真的名副其實精於秘撈?)、烏干達和厄瓜多爾,而榜末(即 比香港更低)的還有日本時,就會合理地懷疑,發展中地區可能在研究中得分會偏高,硬把香港與秘魯等比較,也並非蘋果比蘋果;加上,研究委託各地本土機構做 調查,結果一致性是存疑的;不過,香港亦實在排於英美,甚至規模相近的新加坡(5.7%)之後,原因也值得查找一下。

  負責香港部分研究的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指出,低創業率雖然代表經濟穩定,但創業活動往往有助引入新的技術和理念,創造職位和新工種,所以低創業率不利於職位更新及技術傳入。香港創業的主要障礙是成本高、缺乏創業教育、產品開發與市場脫節以及融資途徑不足。

市民寧在大企業工作

   筆者認為可以替以上學者結論作補充的,是香港的創業活動正處於一個轉型期,因而也影響了港人對創業的信心和意向。以往在香港經濟起飛時期,創業多是製造 業、出口相關或比較內向性的服務業,如開設零售、飲食店等,但在今天,香港服務型經濟下,內向式創業的競爭力大不如前,對外的話,又要面對中國內地體制、 成本等各方面與香港的差異和競爭。

   此外,香港的各行各業甚至跨行業的營商環境,都愈來愈為本地大集團壟斷,這無疑直接或間接地令有意創業者三思,難怪今次調查發現很多人都寧顧為大企業打 工!香港的反壟斷政策多年來原地不動,連一向保守的新加坡與中國大陸都已經超越了我們,看來香港的競爭政策改革真是刻不容緩了。

   深圳與香港相比之下創業率較高,是可以理解的,除了以上說香港經濟相對穩定之外,深圳市民差不多百分百是外來人口,比戰後香港更有過之,移民人口肯定比 較肯接受風險,與「居安」的港人心態上必有分別。不過,不同地區在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可有不同的發揮,香港今天依然要鼓勵創業和創新活動,但不應只看量,更 要看質,要令創業的成功率能達到更高。

須改善人口素質

   香港現在面對最大的危機,應該是人口素質,作為一個小型經濟,外來移民帶來正面衝擊是很重要的,例如戰後來港的商家和資本、殖民地時期起的外國專才引入 的國際視野,以至在經濟快速發展期大陸移民為香港提供所需的勞動力。今天的香港,在全球化、知識型經濟下,反而全民受過教育的平均年數比發展國家低;深圳 有計劃地招攬「海歸」落地,新加坡政府亦有專人訪問該國在各地留學生,並提供資料及協助,香港卻連聯繫海外留學生或專業人士的政策都從來沒有,更遑論向回 流者或畢業生提供創業投資基金或任何稅務優惠鼓勵,反而新移民差不多一面倒地屬低教育、低技能人士。如果不積極政善人口素質,他們所能創業的,很難在今日 社會中競爭。

重塑中小企定義

   最後,香港政府近年雖有協助中小型企業的措施,但卻局限於過時的中小企定義。政府定義的所謂中小企,製造業僱用一百人以下,服務業五十人以下,這些界線 劃得太窄了,令中小企支援政策不能幫助到很多有需要的中型企業,而小企業又大多未必有足夠競爭力。把中小企支援政策範圍擴大,也會對改善創業素質有利。

刊載於《信報》2005年5月30日

Monday, May 23, 2005

布殊看選票 商人看鈔票

All the politics around the trade controversy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there is just nowhere to go but more of the same. The next few months will see a test of will and tactics between the two sides.

布殊看選票 商人看鈔票

~~~~~~~~~~~~~~~~~~~~~~~~~~~~~~~~~~~~~~~~~~~~~~~~~~~~~~~~~~

  中美貿易角力,無論是美國政府單方面宣布重新實施對紡織品入口配額限制,或者是要求中國人民幣率升值,其實明顯地已經不只是經濟或貿易的問題。

  就算是在科技產品方面,中美之間的爭議也在持續。近期,美國國會又再向中國政府的軟件採購部門施壓,指中國的政策不利美國軟件在華銷售;由於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貿時,沒有簽署加入政府採購協議為會員,反而在中國國內通過了政府採購法,保障本土產品在內地的市場,近期更正在就法例撰寫規管守則;因此上星期,美國商務部負責科技的官員就在國會聽證會上作出警告,這些守則恐怕對美商非常不利。

   例如,守則要求外國供應商向中國政府銷售的產品,要有一半至全部的開發以至生產在華進行,令外商要做中國政府的生意,變成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也令急於希 望中國政府及其他使用其產品的用戶快些「正版化」的軟件商,感到極之無奈。面對美中貿易一千六百多億美元的逆差,美國貿易官員眼看政府軟件採購這放在面前 但可能吃不到的肥肉,也是焦急萬分。

稅務優惠及龐大市場具吸引

  去年美國曾經成功地向世貿投訴中國對積體電路生產商提供資助,令美商不能在一百九十多億美元的中國積體電路市場競爭,未知今次美國對中國紡織品的限制措施,結果會否反而影響中國在其他方面的市場,包括軟件,作出讓步,貿易糾紛中聲東擊西地出招,一點也不出奇。

  可是,即使面對這些不公平的情況,美國科技企業對中國的直接投資每年都在遞增,據《經濟學人》對全球一百位高科技公司管理人員所作的調查顯示,其中39%計劃在三年之內把新的研發中心設於中國,仍然認為美國是研發最佳基地的只有29%,僅比選擇印度的28%稍高。

  為什美國科技企業要搬進中國呢?傳統智慧以為低生產成本必是主要原因,但原來亦非如此,至少對高科技產業來說,主要原因反而是政府為這些企業提供的大量稅務優惠,例如,在半導體產業中,70%企業指稅務優惠是投資中國生產的主因,另外約20%是購買稅務優惠,低勞工成本只佔其餘一成之中的小部分;此外,中國本身的市場規模,形成條件雄厚的目標銷售基地,對外商成為更大的吸引。

  由此看出,兩國的貿易關係若僅以傳統貿易順逆差來決定,看作一個「得與失」的簡單比較,實在無法反映企業運作及投資活動的整體關係。

   甚至,近日從英國《報》至《金融時報》,到美國《紐約時報》至《華爾街日報》,對美國政府再次向中國人民幣率施壓,都表示不以為然,指出貿然要人民 幣升值,對中美都沒有好處,美國也不應把自己的財政政策問題甚至赤字,都賴在人家頭上。總之,都是美國政客的手段,和華府對中國的政治籌碼的運用。

拖得愈長愈有利

  布殊不能在十幾億中國人中看到選票,但商人就能在當中看見鈔票,所以,還是商人在此事上比政府理智。總之,競爭應該是好事,亦只有競爭才能推動進步,對科技發展尤其重要。從目前看未來,727日美國參議院大有可能通過對華紡織品大幅加稅,之後議員放假五周,才到眾議院投票,9月可能才去到布殊面前,美國政治觀察就是,到時中國有何讓步,可以令布殊有足夠的下台階?讓他可以否決不簽署法案作實。否則的話,雙方愈玩愈大,後果又會怎樣;好戲還在後頭。

刊載於《信報》2005年5月23日

Wednesday, May 18, 2005

善用短訊發布公共訊息

The use of SMS by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for public services is lagging behind, and a recent major traffic congestion incident in Hong Kong has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such methods to reach the citizens in urgent situations. It's time the government changes its thinking and starts to positively utilize SMS messaging.

善用短訊發布公共訊息

~~~~~~~~~~~~~~~~~~~~~~~~~~~~~~~~~~~~~~~~~~~~~~~~~~~~~~~~~~

  59日在黃色暴雨警告訊號之下,新蒲崗一商廈發生棚架倒塌,加上其他地方出現的事故,令九龍交通出現大癱瘓,引起各方對當局處理的批評;不過,報章火上加油,高呼「運署無能,民怨沖天」,這實屬不夠持平和有些過分。

  難怪早晨電台節目如此重要,原來大部分報章在星期三描述的市民苦況和個案,都是星期二早上致電電台節目的市民,說到政府反應慢,協調不足,傳媒亦不比政府當局好,事發時採訪不足,結果又一次集體向電台烽煙節目十足「抄料」,確實是五十步笑百步。

  事實上,電台和報章上提及的典型個案,例如由紅磡「步行」至鑽石山、油麻地至將軍澳等,大多屬地鐵沿線地區,筆者不明白這些市民為何沒有像別人一樣,從巴士下車轉乘地鐵,而有些人選擇行路至雙腳損傷反而投訴要運輸署負責,亦令人覺得是否有部分市民應變能力也比較弱?

   當然,各政府相關部門在發生突發情況時的協調,仍然有值得改善的地方,但似乎問題的中心,在於運輸署發放給傳媒的消息,如在四時要求市民選用地鐵,五時 半要求駕駛人士不要使用隧道過海,都未能傳達給當時仍在上班的人士;另一方面要負上責任的,是巴士公司的司機和站長,為何沒有直接在各車站告訴市民?

鼓勵用戶採用數據服務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星期三在記者會上指出,傳媒沒有義務把政府消息發放,他們亦有部分消息未發放,當局亦考慮將來除利用電台發放消息外,利用短訊通知市民。筆者完全同意,亦認同在絕大多數市民擁有手機的今天,這是適當利用科技的最好方法。

  筆者建議,電訊管理局應與各流動電訊商商討,如何在發生有必要即時通知市民的突發事故時,如天文台預備稍後改掛八號風球,或類似這次影響大範圍交通的事故,因為當局能輕易地向各電訊商發出訊息,再由各電訊商再發給其網內用戶,相信各流動網絡能夠應付。

   其實,電訊管理局應考慮在發牌要求中,向流動電訊商要求獲得某合理數目的「公共訊息」短訊,向全民發出如「吸煙危害健康」之類訊息,反正大部分網內短訊 都已經是免費的;流動電訊商亦應正面配合,因為這些訊息若非同一時間發出,對網絡所增負荷和成本有限,但所得回的社會效益就大得多;而且若政府行為能肯定 短訊作為訊息媒介的功效,必然為流動電訊商帶來更多商機,亦將鼓勵更多市民學習使用手機中的數據服務和功能,肯定是一舉多得。

更見成本效益

   利用短訊發放公共訊息,比較其他佔用大氣電波但受時間限制的方式,應該更具成本效益,也可更有效把訊息傳達給電台、電視不能接觸到的群體,達到互補作 用。如果把這些短訊量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數目,對用戶也不會構成滋擾,在公民事務中一些特別預定日期或發生突發事件時,更能發揮巨大作用,例如提醒選民登記 限期、在選舉日提醒市民投票等。

   短訊作為提供「個別提示式」的公共服務途徑是十分合適的,例如車主每年續牌,不少人過了期也不知道,一方面會令車主負上無牌駕駛的責任危險,另外也令政 府庫房少收了牌費;又如醫院提醒病人覆診預約時間,在外地如英國已有採用。利用短訊的成本比寄信或電話提醒低得多,一般是幾毛錢與數元之別,但效用就可能 反而更好。

私人機構可優先應用

   部分私人機構都已利用短訊作提醒訊息的傳遞,如銀行提醒客戶的定期到期,大學圖書館提醒借書到期,但這方面政府應用反而相對落後,如果能藉此機會把短訊 使用率提高,對流動電訊商以至其他增值服務商而言,是大好消息。希望政府能以高層次的跨部門推動,因為這也是新的特首能改善管治素質的好方法之一。不過, 短訊只適合某種性質訊息發放,若要處理較實時性或較數據化的資訊,亦有別的技術可用,有機會再作介紹。


刊載於《信報》2005年5月13日

Tuesday, May 10, 2005

教育錯配損科技競爭力

Bill Gates is worried about education and the mismatch of tech manpower in the US. We should be even more worried about it in Hong Kong. [From The Sun, May 9, 2005]

http://www.the-sun.com.hk/channels/fina/20050509/20050509012331_0002.html

Monday, May 09, 2005

內地IPTV發展需龐大資金

The recent rave in the China Internet market is about IPTV, and so is the telcos in the west talking about "triple play". But, it is unlikely that IPTV will lay golden eggs for the operators so easily. Nonetheless, the fight for the licenses in China is on.

內地IPTV發展需龐大資金

~~~~~~~~~~~~~~~~~~~~~~~~~~~~~~~~~~~~~~~~~~~~~~~~~~~~~~~~~~

  近期中國互聯網和電訊業界比較熱的一個題目,是IPTV(網絡電視),市場及媒體在過去數月一直憧憬當局發出IPTV牌照及電訊業涉足電視媒體市場。據日前有報刊報道,中國首張「信息網絡視聽內容集成運營牌照」,已經落在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手上,牌照據悉主要以電視機為顯示終端,以互聯網方式傳送,基本上就是IPTV,但具體經營內容和範圍,尚待廣電總局向外界澄清。

  根據1999年國家第七十五號文件,明文禁止廣電、電訊兩行業互相滲透,成為兩行業之間一個堅固的壁壘,這與國際技術、產業和監管的趨勢相反,雖然外國電訊及媒體市場流行「Triple Play」,即數據、影像、話音三者的融合,但中國分隔廣電及電訊的政策文件至今依然有效,市場只能一直在等候政策缺囗的出現。

IPTV不會點石成金

  獲得牌照的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屬於上海文廣傳媒集團旗下,母公司是中國第二大媒體集團,總資產約一百二十億元人民幣,擁有十一個電視頻道、十個廣播頻道、兩家報社及兩家雜誌社。

  由於牌照落在廣電系統企業手上,反映雖然IPTV傳輸必須倚賴電訊寬帶營運商,但電訊業仍不許直接經營,只能「曲線」參與市場。

  除了上海文廣之外,傳聞5月份廣電總局將進一步公布其他獲得首批IPTV牌照的企業名單,相信另一張牌照將發給上海(南)以外的另一「嫡系」(北),即中央電視台下屬的企業,央視這幾家姊妹企業已展開爭奪戰。

  另一邊廂,在落空的電訊系方面,兩大運營商中國電信與中國網通,對IPTV都虎視眈眈。中國內地有三億人收看電視節目,至2004年,寬頻用戶量已達二千六百三十萬,2008年估計將直逼一億戶,故IPTV正是電訊商視為寬頻網絡的「殺手應用」,以互聯網寬頻網絡傳送視象內容至電視機上,是電訊商夢寐以求的。然而,之前網通的天天在線和中電信的互聯星空,以電腦作顯示終端,始終只落得艱苦經營,反映用戶需求成疑。

  雖然廣電、電訊及設備商對IPTV熱情如火,用戶的態度卻總差得很遠,例如,雖然並不合法,但老百姓的選擇,還有BT下載、翻版VCDDVD,甚至非法私用衛星鑊。肯定的是,IPTV不會點石成金,要推廣至各階層地區,要製作收購受歡迎的內容,這些都是持久戰。

收費問題不容忽視

  另外,中國各電訊網絡的支能力恐怕亦仍有不足;有系統商估計,中國目前的網絡帶寬容量僅能承受5%的寬頻用戶使用IPTV服務,以內地二千六百萬寬頻用戶的總數計算,即只能支援一百三十萬IPTV用戶。換句話說,不論是誰要發展IPTV,電訊網絡的提升就涉及極大的投資,這些因素加上市場需求及監管不明朗,前期系統及網絡投資所需,以及內容及用戶習慣所需的改變,都可能令中國IPTV市場充滿艱難。

  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就是收費。內地的有線電視也好,電訊商的ADSL寬頻服務也好,基本上都以很低的價格提供給客戶,甚至是有補貼成分,要用戶肯花錢購買增值服務,談何容易,要「價錢」錄得盈利,或者要盡快達到經濟規模效益,都是挑戰。

  香港是世界上IPTV商業和技術上比較成熟的地方,包括有電訊盈科的NOW及香港寬頻等,中國網通收購電盈股份,合作發展IPTV亦是主要合作項目之一,這都是容易理解的,但前面的路不容易走,限制於內地至今尚未明朗的法規,網通如何參與IPTV業務亦未搞清楚前,香港電訊企業要在內地一展所長,大概仍未找到適當的舞台。

刊載於《信報》2005年5月9日

Sunday, May 01, 2005

上綱上線的日企三病

上綱上線的日企三病

中日關係陷入緊張,忽然間好像甚麼新仇舊賬都要翻出來似的,中國的賽迪網最近在網上發表一分析文章,題目為《日企中國病:三大症結》,指日本在華企業與歐美的相比,在文化、管理方面的問題及對中國市場的偏見或認識不足,令他們業務都發展得不善。究竟日本企業,尤其是在電子產品方面,在中國市場出了甚麼問題,患了甚麼的病?

第一症:偏食症

原來,中國的顧問專家指,日企的第一個病是「偏食症」,對中國市場消費力評斷錯誤,偏重本國和歐美市場,令各大日企進華時間遲滯,在華公關失敗,推廣乏力,例如新力PS2在中國遲遲不能推出,但水貨卻大賣旺場;富士通是全球第三大資訊科技公司,但在中國沒有名氣,在華已有四十八家子公司,但各自為政。

但話雖如此,日企重視歐美市場傳統,是否是錯,他們在中國市場品牌是否比歐美韓牌子真的如此不濟,令人懷疑;富士通主攻不在大眾市場,在日本以外其實處處的名氣都不算高,新力PS2政策,也非只對中國市場如此。可能,引起中國顧問專家真的不滿的,是有數據指日企在中國的員工薪酬比歐美企業低,而人才流失率亦高於歐美企業,這才是令中國專家感到受「歧視」的原因。

第一症:自大症

日企被指患上的第二個病,是「自大症」:盲目不轉型、涉嫌歧視中國消費者、管理缺乏人性化,甚至辱駡中國員工。舉出的例子包括如東芝筆記本電腦在2000年被發現有生產瑕疵,賠償美國用戶10.5億美元,但使用同一產品的中國用戶卻受冷落;東芝解釋是因為中美法律對消費者的保障程度不一樣,是十分合理的,但中國專家在分析中卻指此說為「荒唐」,更提出一系列其他過案,如SK II化妝品官司、新力筆記本電腦和PSP遊戲機品質問題,甚至搬出去年一宗深圳日企管理人員辱駡華員工,而致工人集體罷工的案例,說「日企的種種行為不僅侵害了中國消費者的權益,而且存在嚴重的民族歧視傾向」。

中國自己的消費者保障法制不完善,竟然把責任推給別人,把企業正常的商業決定,以民族主義角度扭曲地上綱上線,難道中國本土奸商的毒奶假酒核癈羊等等林林種種的有害產品,有絲毫對消費者作賠償?他們的逍遙法外,或者無法追究,是否就說明中國人侵害了中國消費者的權益,因不含民族歧視傾向,就是可以的,不荒唐的?

第三症:偏食症

至於日企的第三個病,是「自閉政」,即墨守成規,公司文化僵硬,忽視中國市場本土化運作,故步自封,太過恐懼核心技術外泄:日企如佳能奧林巴斯等都加強了對中國行家的監視和調查,而日本手機製造商亦不倚賴本土管理人,部件採購也以日本進口為主,「不能虛心走出日本手機曾有的輝煌,老老實實地拜中國的市場實際為老師」,連東芝集中生產高檔手機,都大受批評。

可惜恐怕自閉、故步自封的,是部份中國人的這種心態。今天中國市場抬起頭了,你們不把我們放於首位,依我們的方式辦事,都是對中國消費者「不夠尊重, 態度不夠端正」。為甚麼我們不自問為甚麼別人會擔心先進技術外流,中國企業有沒有做侵權的事?

五十步笑百步

平心而論,日本企業確實面對重大困難,但這些問題並非只在中國市場浮現,日企如日產汽車、新力等引入外國人作領導,已經清楚說明,日本經濟和日本企業在全球都面對這些可以說是「自閉」式的問題:太保守,太依傳統,對市場反應不夠快,體制失效、理念落伍這些癥狀,都是存在的,日企也的確不算在中國完全得心應手,但說在這方面日企是有系統性地,或者是慣性地針對中國市場、消費者或競爭對手,卻沒有證據可以成立。

賽迪顧問自己的數據其實也與以上對日企的指控自相予盾,例如,2004年在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的市場份額,松下夏普(Sharp)分別佔二成上下,數碼錄像機市場新力、松下、JVC和佳能都各佔一成五以上,在數碼相機方面,新力、佳能、奧林巴斯、尼康(Nikon)則共佔市場約五成五,在列印機市場內,第二名愛普生擁有市場四分之一份額,第三名的佳能亦佔近成半。從這些數據觀察,日企電子產品在中國市場仍有不錯的吸引力,生意還可以吧,所以,很難理解同文分析日企在華「失敗」的理據。

當專業市場分析忽視客觀數據,依賴主觀甚至民旋主義達出結論,然後勉強找些理由証明,才是病態,以民族主義挑外國企業骨頭,也很不公平,對要求日本正看歷史,反對日軍國主義再抬頭,無補於事。說日企偏食、自大、自閉,顯然是五十步笑百步,也無助中國改善自己企業能力或消費者水準。總之,專重是要賺取(earn)回來的。

筆者不久前收到一封垃圾電郵,相信是近期中日兩國氣氛緊張之下的一些民間意見,內容一方面大讚中國政府及員警處理成熟,更忠告中國人要做大國民,做個大國民就是先「相信政府」,叫人不要使用暴力當然是對的,但作者加一句那些先用暴力的,很可能已經收了日本人的好處;如有人不能冷靜,就請他們學韓國人切指或自焚;是老闆的,就先錄用在日資企業工作過的人。這是大國民?這是小氣量,自卑作崇。中國在數據上已是經濟大國,但人民離大國之風,恐怕還有很遠。

刊載於《CUP》2005年5月第4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