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31, 2005

保障產權持久戰

The first successful case against illegal P2P download was in Hong Kong. But this will not be the end of the war on IPR infringement.

保障產權持久戰

  「古惑天皇」上周被裁定違反版權條例罪名成立,法官下月判刑;由於此案屬全球首宗類似判例,受本地及國際傳媒廣泛報道,此案判決對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又將有什影響?

   法官裁決時指被告作種子源頭,明顯是作「發放」的行為,而並非只把檔案「放在網上任人取用」,如沒有被告配合,其他人也不能下載侵權資料。無論法律觀點 可以如何表達和爭議,若然要說被告人沒有侵權意圖和實際行動,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被告人行為形同盜竊,可說完全沒有任何值得同情的理由。不過,即使此案作 為全球先例,對香港保障知識產權形象有益,但實質效果上亦不可能完全立即遏止所有同類行為。

  互聯網這跨國界新媒體,帶來各種司法管轄問題,其實,現在即使是港產片,侵權的BT種子發放,都已極少在本港伺服器上進行,電影業人士也只能說,希望中國大陸能參照香港案例,加強在內地取締侵權發放;話雖如此,作用有多少,心知肚明。

民事舉證難

  其實,自從檢控「古惑天皇」後,海關發現,本地網站非法發放侵權物品的活動,已經大幅下跌80%。然而,從網上依然活躍提供BT下載的新聞組及論壇網站看來,更多的侵權種子發放,已經「移民」,但當然仍可供應本地網民下載之用。筆者相信,有部分網民的確已經停止下載行為,長期而言,他們會否故態復萌,要看未來的執法阻嚇,能否持續。

  侵權分子大概也清楚明白,即使面對本地侵權種子發放,港府亦不可能以刑事檢控每個侵權者;下載者更難對付,此次案例,港府亦表明希望能成為未來產權擁有者提出民事訴訟的先援,但要達致成功民事訴訟,舉證是談何容易。

  不過,有些網民表示,他日是否繼續BT下載,取決於「古惑天皇」的判刑,這種公然藐視法律的態度,令人心寒之餘,亦反映香港在知識產權教育方面的失敗;在執法檢控外,必要努力加強教育,要年輕人在觀念上達致根本改變。

  除了網上非法下載電影、音樂作品之外,盜版軟件問題同樣嚴重,不久之前,筆者看過一篇報道指出,今時今日仍然有人在某些商場內有秩序地排隊等落「柯打」買盜版軟件,總之,什版權意識都不顧,只要認為不會被「捉到」,就放膽去也。

執法未完善

  另一方面,商場暗中出售盜版軟件明顯是由黑社會操控的活動,海關封完又開,當局又豈容就此接受?在海關說有人二十四小時監察網上侵權同時,海關和警方有同樣地二十四小時阻止此等商場售賣盜版光碟這有組織罪惡活動嗎?

   除執法之外,立法方便亦未完善。雖然,筆者認同當局是次以現行法例作檢控,而避免就特定個別技術立法,以保法例的技術中立,不過,在加強刑罰方面,則有 改善空間,例如,早前軟件行業在諮詢修訂版權條例時,當局竟有以「市民對軟件版權觀念不同於其他實物」為由,接受群眾觀點,而未有依行業意見要求加強部分 罰則,正是一面教育正確觀念,另一面自打嘴巴。

  同時,版權擁有者尤其是影音行業,亦必須加快提供用戶要求的產品服務方式;合法音樂下載日漸被接受,但合法電影下載仍未普及,即使是在音樂下載方面,仍然有很多不方便用戶,甚至不合理的地方。例如,著名而又可供下載歌曲最多的美國版iTunes服務,規定必須使用美國發出的信用卡支付,才可成交!

   筆者相信,立法過分規管,導致有些技術的開發都變成有罪,像美國的數碼版權相關法案,是過度保護知識產權擁有者的現行商業模式,而非保障知識產權的本 身,窒礙科技研發,對消費者也不公平,只是保障某些大企業甚至「卡特爾」的利益。不要忘記,技術發展本身就是挑戰現行運作模式,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

創投支持BT

  部分傳媒在報道「古惑天皇」案件時,可能已令不少人以為BT是不法的東西;事實上,BT和其他點對點技術在內容傳送,包括Skype這類互聯網電話服務等正面用途上效果很好,連BT9月也成功拿下首輪創投基金,是來自Doll Capital的八百七十五萬美元,以開發合法應用。

  所以,今次香港以現行普通版權法例提控利用技術作不法的行為,先嘗試定出成功檢控案例,是正確和公道的做法,而以後亦應以版權擁有者作民事務所索償為主,而有需要的,則是在保障個人私隱,考慮對互聯網供應商及電訊商工作成本增加例前題下,檢討如何面對民事舉證的困難。

  總而言之,這場仗是持久戰爭,各方包括版權擁有者、立法、執法、甚至用家,都要同心,不可自私為一己之益,勝利才有希望。

刊載於《信報》2005年10月31日

Tuesday, October 25, 2005

自由風自由PHONE: 「古惑天皇」罪成 BT侵權未遏

今晚接受了香港電台第一台「自由風自由PHONE」訪問,題目是 「古惑天皇罪成 BT侵權未遏」,可於以下連結下載:
http://www.rthk.org.hk/rthk/radio1/openline_openview/20051025.html

Monday, October 24, 2005

互聯網要人Esther Dyson談網絡民主管治

Esther Dyson visited Hong Kong and gave a short talk on democracy and accountability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governance. Here's a report.

More about and from Esther


互聯網要人談網絡民主管治

  上周五,互聯網世界的一位重要人物,Esther Dyson旋風式過港,由思匯與外國記者俱樂部主辦了一個講座,談的是互聯網的管治和相關問題,並探討「民主」在互聯網上可行與否。

  首先,介紹一下Dyson女士吧。Dyson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曾任《福布斯》的記者,之後又當過股票分析員,但從八十年代的中期起,Esther Dyson這個名字差不多已經代表了資訊科技和後來互聯網的市場分析,她亦同時參與很多其他的商業和民間機構的工作,包括以保障互聯網自由為主旨的電子領域基金(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在1998年,她成為ICANN(互聯網域名稱與數碼地址分配機構)的首任主席,至2000年為止。今天,她除了繼續在網誌(亦稱博客)CNET等上的寫作之外,也投資了不少互聯網創業公司,而她花最多時間的地方,是俄羅斯和波蘭。

  筆者數星期前亦曾在本欄談及現在ICANN這國際互聯網管治機構,美國政府與其他國家政府的一些爭議,Dyson雖然今天已不在其位,但也能從她眼中和所經歷早期的ICANN的背影,分享她寶貴的一手觀察。

有權無實較安全

  Dyson認為,ICANN從開始就在艱難環境之中誕生;ICANN之所以有必要,是因為上世紀90年代中期互聯網商業應用的興起,令分配互聯網域名和管理主要域名伺服器的工作,有需要從三數個「德高望重」的研究者和電腦網絡專家手中,取過來規範化地處理。

  不過,這真的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啊:互聯網的「原教全義者」認定新組織要把網絡出賣給商業利益,商界就認為ICANN是政府插手的借口;美國政府認為,把互聯網管治權從商務部交給獨立國際性機構,是把國家資產奉送出去,外國人則認定ICANN是美國保持操控的工具。總之,如是者,確實是每面不是人,ICANN從開始時,不幸地而已被負面消息和包圍,一直至今。

  據Dyson的意見,美國政府的原意,甚至今時,都是希望找一個能信任的中立國際機構,接管互聯網,所以,當年ICANN成立時,特意讓一群「局外人」作董事,目的是避免利益衝突,但結果卻又令組織的專業性降低。

  Dyson認為,從ICANN經驗看到,權力不單令人腐敗,更是充滿誘惑的;本來,ICANN所負責範圍,只是互聯網的「搭喉」部分,雖然此說有點兒過分低估其功能,但無可否認,對很多重要問題如垃圾電郵、網絡安全等,ICANN能直接管核或影響的,程度不大;然而,組織擁有似是而非的權力,已令一些人趨之若鶩。

  有些人進入了ICANN屬下不少權力職能不高的委員會,都急不及待地把名堂印在名片上;ICANN吸引了不少「好事之徒」,加上政府及商業利益插手,與成立原意相反,結果,反而吸引不到足夠有能者願意加入。其實,這種現象,不論是在各地互聯網管治機構,甚至是在政府諮詢或議會內,都很常見。

  所以,就近期有關ICANN的爭拗,Dyson認為,把互聯網基層管治與聯合國和國家政府的權力結合,是個危險的做法,倒不如像現在的ICANN,有權無實,反而較安全。

民主與互聯網

  談及互聯網上的民主決策傳統,ICANN的董事局是由一個複雜但非「直選」的方法產生,一直以來,有一個不能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能夠肯定電郵背後真的代表誰,Dyson指出,把民主給與未有能力應付的群眾,是一件危險的事,結果只會是這個民主不能長久,反而變成權力壟斷。

  類似這論調的,我們在香港的普選問題討論時常聽到,但筆者認為不用對此太快太反感,因為ICANN和互聯網群眾未適合應付一人一票,並不代表香港的政治不能,關鍵在於誰能作出改變的決定,價值根據什標準。香港與互聯網的管治情況有一點很不同,就是香港社會、政治的透明度很高,民眾明確表達參與意願;但互聯網的管治情況反非如此,雖然用戶熱愛上網,關心服務水平和價格,互聯網亦促進各方面的透明度,但公眾若對互聯網背後的公民社會參與,漠不關心,結果重要的管治問題,仍然只會由一小撮人操縱。  

刊載於《信報》2005年10月24日

Wednesday, October 19, 2005

HKCS 7th IT Excellence Awards 2005


The "ePR -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 Radiological Image Distribution" of the Hospital Authority won the Application Bronze Award in the 7th IT Excellence Awards organized by the Hong Kong Computer Society. Tonight I had the privilege and pleasure of joining the HA colleagues from the IT Department and Health Informatics to celebrate.

Tuesday, October 18, 2005

施政報告令業界失望

What was there about IT in the Chief Executive's Policy Address? As expected, very few. The problem that remains is that we still have no vision for an industry policy for IT or high technology in general. We are risking further distancing ourselves from the future core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施政報告令業界失望

   特首曾蔭權發表就任之後的第一份施政報告,如果從資訊及通訊科技產業的角度看來,可說是乏善可陳,就如過去數年的情況一樣,對有關高科技產業的經濟地位,行業發展、人力培育,基本上都保持一貫的並不重視。

  就算在施政報告文內有關「全方位發展經濟」部分,也只重申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深化CEPA,擴大自由行等,香港始終沒有為任何其他產業釐定發展策略的遠見或膽量,更沒積極爭取與國家策略發展產業,包括訊息科技的結合和定位,結果只會故步自封,愈來愈與國家的重點發展方向脫節,令香港未來在中國整體經濟發展中的角色難以避免地更被邊緣化。

輸入人才能創造就業

   為了優化人力資源,特首建議要「更主動地吸引內地和海外的精英前來發展……考慮在來年推出一項新的入境計劃,讓一定數目的內地和海外符合特定資格的人 才,在毋須先獲得本地僱主聘用之下,來港居住一段適當時間。」似乎,邏輯是有多些高素質的人才,香港的經濟、競爭力、就業機會,都會更好。

  香港需要更 多優質人才,沒有人會反對,但香港過往對海外居民來港工作,只要求有本地僱主聘用,政策其實已經相當開放,甚至近年輸入內地專才計劃推行之後,內地有素質 人才受聘來港,現在亦非難事,若然將來先有更多外地人在港搵工,是否就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其實,盲目開放外地人來港,沒有解決基本問題,香港除了金融業外,有任何的產業培值政策,帶動就業需求嗎?甚至,只要與任何一個海外來港工作或回流人士 交談,都能發現香港雖然有很多吸引人之處,但環境、空氣污染、文化藝術、英語水平,都有不足,而根深柢固的一些種族歧視觀念和行為,更令不少外地專才卻 步,即使現在為反種族歧視立法時,政府仍不肯包括內地新來港人士,在此等背景下,要專才主動來港搵工,香港真的有對等需求,有足夠吸引力嗎

   相反地,施政報告中對本地人才培育,卻完全沒有新意,雖然「展翅」這類較基層的支援加了點碼,但中小企培訓基金壽終正寢,持續進修基金僅一生人一萬大元 的「小恩小惠」,只等於展翅的五個月資助,正確反映港府政策不顧中產,以及有決心和有能力自我增值的人士,只有福利政策「谷」高就業率,而沒有策略發展目 標,真正提升人力資源的質與量。

具體工作一年比一年少

   提到策略發展,施政報告中當然還有提及策略發展委員會,其實,一百個是否代表性會好一些,人多好做事?策發會可以做到以往歷年每期人數約二、三十人的中 央政策組的非全職委員所做不到的什?策發會的成敗看的肯定不只是人數,而事實上,從特首提名時起,不少界別人士已經為進入策發會爭先恐後,的確令人有點 嘆息,加點心寒。

   施政報告演辭對資訊及科技產業漠視,那描述具體政府工作計劃的施政綱領,也好不了多少,至少,以數量計,有關資訊科技的項目差不多一年比一年少,勉強 算是新的,只有如「一個全新的一站式入門網站,作為使用政府網上資訊及服務的主要門檻」,和在採購及資訊科技外判方面,將推出新的「專業服務常備採購安排」,外判政府中央電腦中心運作,為部門制訂電子採購策略等。

  反而,唯一是業界爭取多時,如今在施政綱領中初見曙光的,是「容許承辦商使用其為政府開發的資訊科技系統的知識產權作商業用途,為香港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希望到計劃詳情公布時,是可行和令人滿意的,那總算一件好事。

刊載於《信報》2005年10月17日

Monday, October 10, 2005

域名管理爭拗 網民成輸家

Some countries are trying to take ove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rnet from the US, and hence ICANN, and put it in the hands of the United Nations and ITU. That will have potentially disastrous results for the Internet as we know it today.

域名管理爭拗 網民成輸家

  早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一部分的互聯網,正在面臨一個前所未見的危機,那並不是非法下載,也不是病毒蠕蟲,更非另一次網絡泡沫,而是互聯網的國際管治。

   一般人使用互聯網只會關心服務素質、收費、內容,甚至安全,但甚少人會留意整個互聯網的國際規管架構;當我們介紹互聯網的特性時,通常都會提及那是一個 網絡,沒有一個政府擁有它,也沒有一個(或一些)企業,以致電訊商可以壟斷它;所以,互聯網才能保持它的獨立、言論自由,生生不息地快速發展。不過,近期 的一些事,令人對這個現況能否維持,有點擔心。

  上月底在日內瓦舉行的WSIS PrepCom3(世界資訊社會高峰會第三次籌備會議),成為了一群「意見相同」的國家,聯同歐盟向美國要求,把現在由ICANN(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掌控的全球互聯網管治權,由美國政府交出,給予聯合國之下的國際電訊聯盟(ITU)。本來,籌備會議是要為下月在突尼斯舉行的WSIS準備會議文稿,但這樣一鬥起來,恐怕到大會正式召開時,亦不會得到預先同意的文件。當然,這類角力在國際政治並不鮮見。

「英國派」和「巴西派」

  還記得互聯網的起源嗎?是美國國防部,後來為了向全球發出統一域名機制,美國商務部就授權了ICANN,讓其管理「最高層域名」(top level domain, TLD),例如代表各國家地區的TLD,像.hk.cn.uk等,以及一般性的(genericTLD,如.com.org.net.info等。然而,美國政府的「操控」,一直為其他國家詬病。

  本來,美國商務部與ICANN的授權合約至20069月完結,是個好機會讓美國引進一個較國際化但仍保持足夠獨立性的管治模式,但美國竟然在今年6月單方面宣布,將無限期保留對互聯網的根源伺服器(root servers)的控制,反映出布殊政府獨斷專行的世界觀,把攻佔伊拉克的一套照辦煮碗。

  當然,此舉就引來倍數的反彈,本來那些反對美國在這問題立場的國家,包括中國、伊朗、巴基斯坦、巴西、古巴等,今次甚至得到歐盟與加拿大因「頂布殊唔順」而加入反對美國保持現狀的行列。

  雖然ICANN是一家在美國南加州註冊的私有公司,但多年來他們在引進全球化管治上,盡了不少努力,現在二十多名董事中,包括來自五大洲人士,只有四名美國人,而且他們也積極在其他國家開設支部。但可惜,始終是美國商務部授權,關係洗不清,美國與聯合國對互聯網管治權之爭,ICANN就不幸地夾在中間。

  據悉,現在受討論的未來管治方案分「英國派」和「巴西派」。英國主張保持現在互聯網管理組織,並新設一個國際論壇式機構協調,但並不會有控制權,支持者有較親美的澳洲、紐西蘭、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和歐盟;至於以巴西代表的那邊,就主張把控制權交給聯合國和ITU,這得到部分南美、非洲、伊朗等支持。

  中國在外交上可能又再發揮「決定性投票」的作用,公開言論上,中國代表指責現在的制度是「不民主、不公平、不合理」的,但私底下又有觀察家相信中國可能傾向較「寬鬆」的方案,因為這與國際政府共同協議規管相比,反可能換取在本國國內較大的自主空間。

沒有私營部門參與討論

  筆者絕不贊成把互聯網管理責任交給聯合國和ITU,因為政府之間的政治鬥爭對互聯網運作及發展可以形成非常負面的影響。最近布殊政府透過ICANN政府諮詢委員會反對.XXX域名申請,令ICANN受壓而延遲決定,此風絕不可長。試想若互聯網的監管及運作以聯合國方式進行,那就只會以政治先行,議而不決,決而不行。

  但不論結果如何,或事件暫時膠,美國和ICANN差不多肯定都是輸家。若各國政府插手,令互聯網上的自由、訊息流通、私隱保障等受損,更是廣大網民之失。

  不過,更令人擔憂的,是各國在以上商議過程中,把公民社會及私營部門(如商界企業)都拒諸門外;無論最終結果為何,這個倒退不幸地已經發生了。為了政治,各國政府已經把WSIS原來要鼓勵公民社會參與的課題,例如數碼隔膜、垃圾電郵、國際仲裁、消費者權益、資訊自由等都差不多忘記掉,如此一來,我們全體網民將都是輸家。

刊載於《信報》2005年10月10日

Saturday, October 08, 2005

CCSA workshop, October 8, 2005


I was a speaker at a workshop organized by the Consumer Council fo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entering the 7th Consumer Culture Study Report awards. I spoke about the use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e awards, click here.

Friday, October 07, 2005

RTHK's HK Today Backchat: "Internet Control on the Mainland"

Today I went on HK Today Backchat of RTHK Radio 3 again, and the topic was on Internet control in the Mainland, focusing of course on the Shi Tao case in Hunan involving Yahoo HK. Hear it.

Thursday, October 06, 2005

商業一台「左右大局」訪問 十月六日

今晚接受了商業一台「左右大局」訪問(還有余若薇,2005.10.6/19:30-20:00),談的是雅虎向內地當局透露用户資料一事,其他受訪者還有單仲偕(2005.10.6/19:00-19:30)和張炳玲(2005.10.6/18:30-19:00)。(收聽要先註冊)

Wednesday, October 05, 2005

Presentation to Mainland students of PolyU-CAS joint graduate program

Today, I made a presentation for the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of joint degree program between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nd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t the Hong Kong Trade Development Council. Click here to download my presentation, on the topic of "Unlimited Potentials: An Overview of Hong Kong's IT Industry, Synergy with China and Global Opportunities."

Monday, October 03, 2005

Google挑戰傳統概念停不了

Google is seven years old, and its string of innovations is showing no sign of slowing down. A look back and ahead.

Google挑戰傳統概念停不了

  在短短七年之間,Google已經從兩個大學生由研究開發出來的網絡搜尋器,發展為全球家傳戶曉的名字,坐擁超過七十億美元的現金,更每天直接地影響數以億計的互聯網用戶的生活。Google僅已是搜尋的代名詞,這個英文字已經從名詞變成為一個動詞,這點乎肯定是它的對手不能達到的。

  Google的故事,除了是家極為成功的互聯網企業之外,它還幾乎每星期都有新的研究項目或服務出現,直是令人歎為觀止。據說,Google至今仍然保持一種好像美式大學的企業文化,開發組人員的相互工作關係就有如大學研究生一樣,難怪Google所推出的服務,就好像無窮無盡的實驗,試看他們已經運作多時的免費電郵Gmail和新聞服務Google News,至今仍然宣稱是屬beta測試,總是要給人「長不大的孩子」的印象。

服務難盡錄

  試數一下,Google除了基本搜尋引擎服務和主要收入來源(發股集資除外)的關鍵詞搜尋廣告之外,還有供桌面搜尋的下載軟件、每個用戶免費享用2.5GB以上儲存空間的Gmail、即時搜尋全球新聞網站再以相關新聞內容排列的Google News、數碼相片管理程式Picasa、免費博客軟件及儲存服務Blogger、供應全球可以地址搜尋星地圖的Google Maps、把圖書全文上網供搜尋或閱讀的Google Print、網絡電話Google Talk等等,真的不能盡錄。

  不過,以上大部分服務仍然自稱在beta測試中,用戶甚至不會在Google的主頁找到這些服務的超連結,最古怪的可算是Gmail,推出至今,其網上仍聲稱「我們目前只提供 Gmail 的搶先版以及部分測試項目。關於 Gmail 何時可以開放大眾使用,我們尚無明確定案,還得看測試結果如何」。雖然這樣說,但事實上任何現在的眾多全球「測試」用戶,都能輕易邀請別人開啟Gmail戶口,只是Google總要賣點關子。反過來看,只限以介紹方式推廣一個服務,本身就是一個e-marketing的實驗,所以,「Google大學」除了電腦科學系,還有市場推廣系啊!

  Google近期的新點子中,最令人意外的,肯定是他們在三藩市灣區建立的免費WiFi無線網絡,究竟他們是否進軍電訊及互聯網服務業?筆者相信,這問題連Google自己也未有答案,不過,他們有的是資金和無限的想像空間,加上他們深知與客戶連繫間唯一的「第三者」就是互聯網供應商,未來最大發展空間的也肯定是無線互聯網,所以,Google這個實驗是絕對可以理解的,而最近傳出微軟有意收購美國在線(AOL)股份,應也是基於大致相同的誘因,據聞Google也有意爭奪AOL

問題多籮籮

  不過,如果一家公司壟斷用戶這多的應用,是否一件好事?Google搜尋器所以有這高的效率,都是因為大量的伺服器及儲存硬盤,把互聯網上大量資訊都「頁庫存擋」(cache)起來,今時今日,在Google找不到的東西,是否等於幾近不存在,這對網民獲取資訊有什意義?Gmail推出時,因為系統將「透過快速分析網頁內容」而發出「關聯性較大」的廣告,這會否犧牲了用戶的私隱?最近,有美國作家組織控告Google與圖書館合作的Google Print涉嫌侵權,結果未知是技術和版權之間,誰勝誰負,抑或能達致雙贏?

  可以肯定的是,Google引發對傳統資訊、知識、版權及通訊等概念的挑戰,不會停止下來。上周,Google宣布,將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合作,在硅谷建立一座研究機構,合作研究項目包括新材料開發、生化納米資訊、超級電腦、資訊收集等領域,Google實行從互聯網虛擬世界進軍基礎科研,亦正好配合他們不久前成功邀請有稱「互聯網之父」的Vint Cerf加盟,而Vint Cerf近年致力於把互聯網技術提升至外太空應用,真可說是與天比高,與Google可以說志趣相投。

刊載於《信報》2005年10月3日


「互聯網與言論空間」研討會

I was a panel speaker in a forum on October 1 in Cattle Depot on freedom of speech on the Internet.

臨時重溫連線 - click now (realplayer/winamp/windows media)

「互聯網與言論空間」研討會

近年互聯網上興起了不少網上電台及時事討論區,涉及範圍從政治、經濟以至文化、藝術及日常生活。到底這些網上平台能否開拓更廣闊的言論空間?能否在主流以外開拓出新天地?

合辦團體:「網.政.廿一」 http://www.ep21.org/
「講台TalkOnly」http://www.talkonly.net/
「香港人民廣播電台」http://www.prhk.org/
「係播網絡電台」 http://www.hiradio.net/

主持:何秀蘭
講者:各民間網民團體、社會學家陳家洛、互聯網觀察家莫乃光

日期: 十月一日
時間: 下午二時至四時
地點: (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

Saturday, October 01, 2005

IT合併潮

IT合併潮

近期IT企業的最受足矚目新聞大事,集中於兩宗大型收購合併行動,而兩宗過案的背後動機及前景,都有其異同之處,而且,相信市場上仍會有類似行動繼續出現,這又反映些什麼?

首先看所一宗合併,是著名網上拍賣網站eBay以26至41億美元之間的總數(部份收購價與表現掛),收購近年快速冒起的網上電話公司Skype。Skype總部設於盧森堡,開業三年內以P2P技術提供免費網上電話服務,經已在255個國家地區,擁有5500多萬用戶,平均每日增加15萬名新用戶。

Skype可算是自Google以來最受注目、最有噱頭的「純」互聯網公司。Skype可說領頭帶動的網上電話革命,令傳統電訊公司頭痛不已,而且,近月Google亦推出相似的Google Talk服務,微軟也收購了一家擁有相關技術,叫Teleo的小型公司。大戰本來已像一觸即發,eBay這班霸的介入,令火藥味更濃。

偕SKYPE反擊

eBay以往一直頗為專注於網上拍賣本業,不似別的入門網站對手的多元化,如雅虎、微軟的MSN等,以前最大型收購行動,也是網上付費服務商PayPal,和韓國的互聯網拍賣公司IAC這些業務相關企業 ,所以,這次與Skype的交易,實令很多人跌眼鏡,事關Skype會被併購是可料的,但買家是eBay就叫人意外,而評論對eBay的行動亦毀譽參半。

但eBay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CEO Meg Whitman說:「籍著把兩家電子商務企業eBay和PayPal與互聯網話音通訊領導者的結合,我們將創造出一個具無窮威力的網上商貿環境。」

其實,eBay近年的增長速率已經慢了下來,而他們正希望收購Skype可以協助便利一些較複雜或可以對話便利成交的交易,例如個人及商業服務、地產、汽車等,加上eBay的對手如雅虎和Google,都積極地向eBay地盤網上拍賣及付款服務進軍,例如Google Wallet,eBay自然覺得有反擊的需要。

約30、40億美元埋單的收購價,相對Skype在2004年僅700萬美元的收入,即使今年預期增加至6000萬美元,這個「刁」一點也不便宜,但據說Google、梅鐸新聞集團等,`都曾有意角逐,爭取那估計5000至7000萬來自全世界的經常性用戶。

Skype的創辦人來自愛沙尼亞(Estonia),本來創立的Kazaa,提供P2P下載軟件,但Kazaa一直遭音樂唱片業人士追殺,於是他們轉戰電訊,沒有了版權法律架在頭上的一把刀,此其後者都是歷史矣。

本來,Skype有機會成為Google之後最出色的新股上市,但他們沒有採取那條路;其實,這兩家公司有不少相像之處,兩者都屬純互聯網公司,開始時都以提供免費服務打出名堂,後來Google找出了以出售關鍵詞搜尋廣告而殺出血路,但Skype的收費服務SkypeOut(以電腦打出長途電話)和SkypeIn(用戶獲配本地固網電話號碼,可以電腦在球各地免費接聽),在技術和業務表現上都未如理想,反而完全以P2P免費服務卻更清晰、更受歡迎,所以,難怪出售是較可行的出路。

所以,Skype的出售,是反映雖然互聯網技術和概念尚有市場,但投資者對營利能力依然看重,而有些技術若有其可取,仍有機會找到出路,如能找到用武之地,市場亦有充裕資金,不用自己上市,也未嘗不是個更好的「離場」方法。

既無開發 不如收購

再看另一宗的併購,就是全球第二大軟件商甲骨文(Oracle),以58.5億美元現金加股票,收購著名客戶關係管理(CRM)軟件商Siebel,就如去年甲骨文收購PeopleSoft一樣,雖然在業務、產品、技術、客戶方面都有重疊,但收購其實是為了鞏固和壟斷客戶關係,保持市場佔有率。例如,甲骨文購買了Siebel,Siebel就不會再與甲骨文對手如IBM等合作,一舉多得。

甲骨文這種策略,其實反映了大型軟件企業面對的困局,一方面坐擁具額現金,但卻缺乏增長方向,與其投資開發新產品,既然知道客戶大多不會重新購買新的系統,倒不如把對手一個個收購下來。

企業軟件市場近年這類型的問題普遍,因為企業系統軟件投資循環較長,大型企業多已裝置系統後又不易改變別的平台。不過,從客戶的角度,可供的選擇已經愈來愈少,例如,大企業的新系統選摽,往往只有三數個選擇。

這種併購,與之前第一宗相比,實在有點欠缺增加市場動力的動機,此風之下,大型企業是否不再重視自我創新研究?上次甲骨文收購PeopleSoft時,美國政府提出反對但並不成功,相信這次不會再麻煩了,這又是否等於更多的併購,更少的選擇?


無論如何,數年前的科網熱潮時的新股上市潮,短期內不會再現,反而大大小小的收購合併,會繼續主導市場,而且有可能出現更多大型過案,就在截稿前傳出,擁有全美最大互聯網供應商美國在線(AOL)時代華納集團,正在與微軟相討,出售AOL的至少一半股權給與微軟。據報導,時代華納亦與雅虎與Google討論,萬一與微軟不能達成協議,亦有後備之計,看來,處置AOL或籍此套現之心已決。

AOL曾經在上世紀風光一時,直接擁有千萬用戶,更收購當時主要瀏覽器公司網景(Netscape),不過,至今微軟的瀏覽器已經取代網景的位置,如今,與時代華納合併後的AOL,若然結果又與微軟結合,總算是個有趣的結局,最終事態發展如何,我們可拭目以待。

此外,併購活動的另一個重要場地,正是中國這個發展最快的市場,雅虎先後收購了3721阿里巴巴,eBay收購了易趣,IAC Travel收購e龍旅行網等交易,相信都只是前奏曲。

刊載於《CUP》2005年10月第4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