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09, 2006

短訊預警香港走慢一步

China is actively experimenting the use of SMS for emergency notifications. What are we doing in Hong Kong? Little....


短訊預警香港走慢一步

  電訊管理局在新年後迅速宣布,在剛過去的假期間,香港市民透過香港的無線網絡,在聖誕和新年兩天分別發放了八千七百萬和九千九百萬個短訊,比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11%和141%。

  今年是電管局首次宣布特定日子的短訊量「成績」,難怪電管局也特別興奮;相信月底農曆新年的短訊傳量必定再創新高;還有2月的情人節,估計電管局也將宣布當日的短訊市場表現。

  原來,在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間,香港每天發出的短訊為四百多萬條,收到的總數為七百多萬條。假日因為祝賀短訊而增加使用量,一點不出奇,反而是以香港人口加上流動電話滲透率,每人每日平均收發一條短訊不到,實在不算多。

短訊內地普及程度高

  眾所周知,中國內地短訊非常流行,男女老幼都是「大姆指一族」;香港用戶大概因為跨網短訊價格較高、話音價格反而低,港人中文輸入能力又較差,短訊明顯不夠內地一般普及。

  事實上,內地的短訊服務五花百門,近來更嘗試在公共服務中出現。民政部剛表示,將在全國推廣手機短訊預警預報機制;雖然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短訊預警仍有待時日,但內地一些省市早已嘗試以短訊進行災害預警。民政部表示,短訊預警可以包括氣象災害、地震預報、地質災害、森林火災等。

  民政部、信息產業部、國家氣象局最近在甘肅、安徽、湖南三省初步研究,考察當地手機短訊預警機制的情況,探索機制能否在全國範圍推廣;現在正嘗試短訊預警機制的省市,各地做法和進度皆不同。

  例如,據報在浙江地區,當颱風到臨之前,地方政府統一發布最新天氣消息,預告有關颱風登陸、登陸地點、風力,並發布避災常識等。北京市部分手機用戶上周就曾收到市交通管理部門所發布的短訊,警報東三環京廣橋東南角輔路污水管發生漏水事故,令東三環京廣橋朝陽路附近實行交通管制,要車輛繞路而行。去年11月,江西的九江、瑞昌之間發生五點七級地震後,瑞昌市政府就通過手機短訊向市民發布地震及環境安全資料。

跨網高收費增難度

  以短訊發放即時消息給市民大眾,可不簡單,例如內地現在建議的災害預警,涉及多個部門如民政部門、氣象部門、公安部門、電訊部門等,預警務須準確和科學性要高,存在一定難度,技術問題和機制問題還未解決,所以目前短訊預警機制的具體內容、程式以及實施時間尚未公布。若以短訊預警的目的是改進現用資訊發布方式,突發性災害警報不能在第一時間傳遞到市民這問題,新方法必須快而準。

  香港在這方面發展都比較慢,政府好像未有多少公共服務是以短訊傳遞。當然,香港流動通訊公司多,跨網的必要無疑令服務成本和技術難度有所增加,但政府必須帶頭測試,推廣應用。不過,關鍵問題就像香港政府的管治問題一般:誰來統籌協調?

  筆者希望香港下一階段的電子政府服務,能加強力度測試和推動流動應用,包括以短訊等即時通訊平台方法作預警或其他消息傳遞,並教育市民應用。


刊載於《信報》2006年1月9日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