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10, 2006

邊緣化的機遇

邊緣化的機遇

  上周本文論述國家的「十一.五」規劃給予香港的機遇,特別在訊息科技方面;今次我們嘗試比較宏觀地、高層次地談談香港經濟的未來,以及我們未來的競爭力。

  筆者近日與來自上海的學者交流,作為市政府的經濟決策顧問,他其中一個任務是研究香港。可以肯定的是,上海研究香港經濟產業情況,遠遠比香港官方或學院研究上海或中國多且深,他們連細如香港迪士尼樂園農曆年爆滿關閘事件,都作了個案分析,反而,我們知道上海多少?上海學者的結論是香港仍是具競爭力的,他對香港的信心比香港人更正面,更認為香港比上海至少領先十五年─這十五年當然是假設香港原地踏步!

  香港面對的挑戰,是環境的改變,原有的競爭力下降,有必要找尋新的競爭力,這對香港來說,不是第一次,我們不用懼怕,不能妄自菲薄,但不可只靠現在港府或不少商界人士只談優惠政策,香港飲CEPA的水愈多,只令內地其他地方愈是眼紅。

  上海學者看香港的競爭優勢,並不是表面的什四大支柱產業,而是香港最基本的優勢:言論自由、開放媒體、法律體系、地理優勢、靈活人才資源、完善規劃經驗,這些都是香港擁有,內地包括上海是趕不上的。他舉例說,上海要作時尚都市,但沒有開放媒體,什內容都要申請上報審查,怎可能辦得到?

漠視本土競爭力

  在這點上筆者最近有第一手的體驗。筆者的內地媒體合作夥伴,特別找港人和香港企業開發內容,我們第一時間就擔心監察內容問題,但內地夥伴卻要我們主題百無禁忌,不要自縛手腳,浪費我們的優勢,若只是純技術製作的事,何必要找我們?內地企業向前看,敢挑戰底線,創造未來,我們為何反而過度保守?

  那,香港應怎辦?我們要深入研究香港與內地的比較競爭力,除了保持原有競爭優勢,更必須找出新的具潛力領域,發展成新的核心產業,而非只講CEPA這種「外流」式的「機遇」,去雲南走走看看投資,卻漠視開發自身在本土的新競爭力。

  一談到發展產業,很多人就搬出香港「行之有效」的「積極不干預」政策,其實,這個近半個世紀前的政策導向,是否真的完全不介入的「不干預」?到了今時今日的經濟技術環境、區域競爭、與國家經濟融合和全球化的趨勢,「積極不干預」已經變成了部分既得利益者保證政府經濟政策向自己利益傾斜的藉口。所有人都說香港商界太短視,但商界領袖們仍樂於如是,要怎樣「邊緣化」才肯醒覺?

視資科為小腳色

  說到邊緣化,其實這只不過是內在和外在環境的改變,正面地對待它,反而應該是促進經濟轉型和競爭力調整的大好機會;很多人都把所謂經濟轉型掛在口邊,但有誰知道應轉作什?說知識型經濟,有誰知道那是什一回事?存在不重視科學化和科技產業的知識型經濟的嗎?例如,有些人仍把資訊科技只當作支援各大支柱產業的小腳色!

  與上海學者談「邊緣化」,結論是,有誰不會被邊緣化?上海也正被邊緣化,我們與珠三角城市競爭,上海也面對昆山、杭州、南京及蘇州這些強手,他們也不多說什長三角龍頭之類的空話了,也不只講發展上海,改變策略要服務長三角,服務全國。香港不會自然地被邊緣化,即使發生,只會因為香港人先自我邊緣化了。

  「十一.五」規劃,是中央政策的導向,各地各級政府、各產業部門自行訂出相應的工作,不止是「機遇」,是我們對國家和人民的責任。香港政府和策發會應該找真正明白全國遊戲規則的內地學者,深入地為香港於全國經濟、產業及市場進行戰略研究未來雙向互動互惠關係,而非只以貿發局或政府自說自話,那定不會有任何新的領會。


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2006年7月10日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