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29, 2006

HKGCC Seminar: IT for Non-IT Manager

IT for Non-IT Manager

IT for Non-IT ManagerHow do non-IT managers manage their IT requirements and make sure they get the best deals? To answer this and other questions, a number of IT specialist spoke at the Chamber's IT seminar on September 29. ICAC's Corruption Prevention Department, Assignment Officer, Lucia Hung advised on corruption prevention, especially on IT procurement. (In Cantonese) Dr Eric Ngai, PolyU, talked about the impact of RFID on SMEs. Karen Lee (DIT Vice-chairman), Eric Chin (DIT Vice-chairman), Irene Kwok, Clarence Chan, David Lee & Charles Mok held a panel discussion to discuss some real IT problems faced by SMEs, and how they can be solved by non-IT managers.


日期: 2006年9月29日 (星期五)

在21世紀數碼時代,資訊科技是營商的重要工具。然而,由於大部份管理層(尤其是中小企)對資訊科技要作出這方面的決策,往往是一大難題。這個3小時的工作坊旨在給予簡單實用的提示,助你善用資訊科技資源,為公司帶來最大效益。屆時一些有經驗的管理人員和資訊科技人員會現場分享真實個案和心得,還會指出應提防的「陷阱」。

講者: 3:00 - 3:05: 歡迎詞
-潘德娟,香港總商會 營運總監
3:05 - 3:50: 資訊科技項目的採購-給中小企的防貪指引
-洪王若雯,廉政公署防止貪污處 審查主任
3:50 - 4:20: RFID對中小企之影響
-倪偉定博士,香港理工大學 管理及市場學系 副教授
4:20 - 4:40: 答問時間
4:40 - 5:00: 茶點休息
5:00 - 5:45: 研討環節
與管理人員和資訊科技人員分享真實個案和心得
-主持,李嘉倫,DIT委員會副主席;新興機構 董事
IT內部守則不求人
-郭梁桂卿,宜高科技創業集團 集團事務經理
公司網絡保安淺談
-錢樹楷,DIT委員會副主席;富卓傑/富卓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行政總裁
電郵睇真D
-陳尚君,Magically Asia Ltd資訊科技拓展部 副總裁
互聯網新知
-李景輝,Team and Concepts Ltd創辦人及主席
IT服務外判
-莫乃光,思創智有限公司 董事
日期: 2006年9月29日 (星期五)
時間: 15:00-18:00
地點: 香港總商會會議廳

http://www.chamber.org.hk/cbook/event/20060929/S60929AC.pdf

網絡英雄 第四集「手機與無線」 明晚十時半 商台雷霆881播出

各位聽眾,由我和Kenis廖惠敏主持「網絡英雄」第四集「手機與無線」了,將於明晚九月三十日晚上十時半,在商業電台 雷霆881播出,請留意收聽。

今次我們會講到無線服務在香港的發展,從第一代大哥大到CT2至GSM到PCS和今日的3G,由話音到數據,未來又如何?台北有無線新都,香港又如何?

逢星期六 晚上十點半 網絡英雄
莫乃光 廖惠敏 同你 搭通天地

Monday, September 25, 2006

內地多網絡順民

內地多網絡順民

  研究中國互聯網管制的華東某大學教授,不久前在港演說,上周筆者在本欄談了這位公共管理學者對中國互聯網管制的政策的看法,本周則看看在管制中不同角色的不同行動邏輯、原因。

  在中國內地,管制互聯網是一場大群戲,每個單位均扮演一個角色:主導的是中央政府,執行的是部門與地方政府,進行業務上管制的企業等機構是做協作的角色,自律與相互監視的網民則是參與者;由於這個角色相互配合的關係,中國互聯網管制的成本遠低於很多人所想像的,以這麼大的國家和網民人口來說,效率是奇高。但主導的中央政府,到底為何要進行管制?

  教授提出的第一點是「全能國家的治理慣性」,包括對權力效用的高度迷戀,自以為一定能管好和對民間自治的普遍懷疑、認為不去管就一定亂;這聽來真有點「仁君」的傳統味道。第二點,是「主義國家」走向開放的合法性困局,由於資訊市場多元化,主義灌輸和政績宣傳效果並不如前,因此令政府焦慮不安,當局唯有出手壟斷資訊和管制輿論。

  第三個理由是互聯網的輻射能力實在太強,正面挑戰穩定高於一切的觀念;加上天生恐懼民眾組織和懷疑外來、異見或敵對力量插手,令政府覺得不可不管。而內地網民中的道德民兵,三番四次下網絡江湖追殺令,自命大俠要抽出網中敗類,實情往往是對弱者展開快感衝鋒,例如最近的「中國暴發戶」之「慾望上海」網誌引發的浪潮,連上海社會科學院教授都發表網誌文章〈網路追逐流氓老外〉,呼籲網民在國慶節前將自稱曾玩弄大量中國女性的「辱華老外」逐出中國,但原來這個網誌是個惡作劇,是一群行動藝術家作為測試中國網民的反應,「調查現代中國到底改變了多少」。

  教授提出的第四個理由比較特別:「在衝突狀態下,決策者通過公開惡化自己的選擇權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是一種以退為進的博弈策略,「適當地節制民主化的心理預期」;相反地,執政者缺乏從善如流的量度,面子觀不容對批評讓步,寧可先打壓再改正。

  在部門與地方政府的角色層面,為了表達政治效忠,有必要與中央保持行動一致甚至更落力,這樣更可保仕途平安,亦有可能利用市場資訊發布不公平甚至對違規者的處罰,從中獲得利益。

自律封口

  在中國互聯網管制中往往最受批評的網絡企業,在「雙重高壓」下就範,自我審查:一邊是中國巨大市場的誘惑,投資者與股東的壓力;另一邊是政府依法施行的威權和警告。在這情形下,中外企業也沒大分別;據一個大型港資內地入門網站的首席執行官說:「我們有百多人每天在監控網上不良信息,每天大約刪除總發帖量的三成,總圖片量的兩成左右。」而在谷歌(Google)中國版搜尋「六四」,找到的是一九六四的資料。

  即使在網民角色層次,也以順從為主流。就算外地政府、傳媒怎看不過眼,但事實上在很多中國網民眼中,當下的互聯網仍是自由的。始終自由與否是相對的,而對管制最反感的,多是較崇尚自由的知識精英階層。但中國網民主流卻根據政治認同而普遍支持管制,至少表面如是─他們政治冷漠地不願介入,謹慎自覺地自律,不越雷池半步;聽說中國網民大概都清楚界線在哪裏,例如有關六四、法輪功、分裂國家、批評現今國家領導人的話,絕對不可說,但有些話在地區上可與不可的分野都頗大,界線在哪也不清楚。有一個比喻,反日軍國主義當然可以,但「太多人」示威就不可以了。

  教授也分析了角色行為邏輯背後的政治文化,首先是政府的父愛專制心態,執政者下面的都是「子民」,加上革命鬥爭的傳統,還有人認為「一小撮人別有用心,而多數群眾不明真相」;但最要命的是公民意識薄弱,個人自律,大多數的沉默,令中國互聯網的萬里長城是建在網民心中的。

打擦邊球

  教授在演講中也曾扮演「為當局辯護」的角色,指政府尋求主流人群的支持,領導人對近幾十年來的群眾「失控」事件記憶猶新,加上管治大國之難,中國政府的立場是可以理解的。他的結論是「不必太悲觀」,網絡媒體仍會以「擦邊球」的邊緣突破方式,開拓多點表達空間;政府以法律規範網民行為的副作用,是同時為自己行為規範立下了標準,民間依法或以法維權抗爭會不斷出現。

  始終作為內地學者,這樣的結論是在「安全」中不失勇氣,對於關注中國互聯網管制的人士,了解多些具體政策和監管理念,比只批評譴責更積極。與其叫外國互聯網公司離場杯葛,倒不如設法讓更多中國人上網,即使在有限制下的互聯網也能令他們的自由價值觀得以成長;對香港人的啟發,就更在於能如何爭取一些中央擔心、不想給我們的東西,像民主政治發展。教授引用詩句:「野火吹不盡,春風吹又生。」

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2006年9月25日

Saturday, September 23, 2006

為「香港創新企業:發展政策與方向」寫的序言



香港的創新科技政策,始於回歸中國後,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委任創新科技委員會,1999年主席田長霖教授建議成立創新科技基金,令香港雖然在高新科技發展起步後於亞洲區內對手,但仍趕及科網熱潮快車,可惜泡沫爆破也來得太急,香港社群對高新科技觀念始終根基尚未扎穩,令我們的知識型經濟發展過分地集中於一些所謂支柱產業,未能充分利用香港在科技應用和資訊傳播的優勢。

董建華在任後期轉向注視「創意產業」,根據中央政策組在2002年委託顧問進行的“香港創意產業基線研究",香港的創意產業被定義為「一個經濟活動羣組, 開拓和利用創意、技術及知識產權以生產並分配具有社會及文化意義的產品與服務, 更可望成為一個創造財富和就業的生產系統」,這項研究介定創意產業除了包括廣告、建築、藝術、設計、電影、電視、電台、音樂、表演藝術、印刷與出版之外,數碼娛樂、軟件與電子計算這些科技成分較高的行業也入圍;可惜,具體產業發展策略至今有限,有的極其只是短期支援項目

知識是高增值經濟活動的核心,而高增值經濟活動就基於創新和科技、研發投資和長遠教育水平提升。香港應該發展以高科技、創意為本的知識型經濟,藉此為中國服務,我們的政府和企業決策者應釐定長遠產業政策,配合國家發展和全球機遇。香港的經濟發展策略,是要以創意為本的知識型經濟,把握為中國和全世界服務的機遇。

創意和創新的重要體現,當然就是創業活動。我自己是在1995年首次創業,多年來有些比較成功的經驗,也有過失敗,但十多年來在這方面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實是香港所浪費了的機會,這些當然也是香港創業者和我們的經濟所失去的;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香港的資訊科技和互聯網產業,在多方面甚至包括於規模上如用戶人數,都超越和領先中國內地市場,但我們的業者都未能把握機會,或者過分集中達致短期財務目標,在泡沫爆破後也沒有持續投資,無充分利用當時仍然擁有的技術、經驗、規模、資金等優勢,幾乎全面撤退。

不過,香港在這場長途博弈,已經不是第一次「行差踏錯」,香港的競爭優勢仍然是令人羨慕的,這些最基本的優勢依然是老生常談的言論自由、開放媒體、法律體系、地理優勢、靈活人才資源、完善規劃經驗,這些都是香港擁有,內地包括上海是很長時間也趕不上的。所以,香港目前面對的挑戰,是環境的改變,令原有的競爭力下降,之前又浪費了爭取新競爭力的機會,但我們不用懼怕,不能妄自菲薄,因為機會就在眼前。

國家踏入「十一五」發展階段,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走上可持續發展軌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中國式國家創新體系。自主創新的措施和途徑,包括健全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創業投資的融資渠道、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推動相關產業發展,建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品牌、促進國際科技資源的合作和交流,發展國際化的知識資本管理和保障環境;之前提及香港的基本優勢,明顯可在以上的自主創新之路發揮正面作用。協助國家發展創意、創新和創業環境,與香港推動和改善自己的創意、創新和創業環境,是緊扣而不可分割的。

研究和認識香港科技創業的實況、困難和需要,是制定香港未來經濟發展策略的重要考慮,政府和業者更要從而為高科技和資訊產業訂出長遠產業發展政策,配合內地和國際發展狀況。「香港創新企業:發展政策與方向」與「全球創業觀察」計劃就香港和深圳創業環境之研究,對香港決策具指南作用,除了感謝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的努力外,更盼望他們的工作能繼續得到所需社會各界支持!

莫乃光
香港互聯網協會 會長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 當然委員

商業電台 雷霆881「政經星期六」:互聯網犯罪事件


今天我在商業電台 雷霆881上午十時政經星期六節目參加有關近期多宗互聯網犯罪事件。

回應區內有相關的報導。

Friday, September 22, 2006

NOW財經台:大鳴大放 談互聯網犯罪事件

今天晚再次上了now財經台的《大鳴大放》,主持人是李燦榮,題目是近期多宗互聯網犯罪案件,另一位嘉賓是香港記者協會主席胡麗雲。

政府委任資訊科技策略諮詢委員會委員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609/22/P200609210185.htm

政府委任資訊科技策略諮詢委員會委員

政府今日(九月二十二日)公布委任十九位數碼21資訊科技策略諮詢委員會的非官守成員。

  有關任命將於二○○六年十月一日生效,任期為兩年。

  數碼21資訊科技策略諮詢委員會由工商及科技局 局長王永平擔任主席。委員會的主要工作,是就制定及推行「數碼21」資訊科技策略,向政府提出意見。「數碼21」資訊科技策略是政府發展本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的藍圖。

〔詳細資料及委員名單在回應區內〕


網絡英雄 第三集 「轉型」 明晚十時半 商台雷霆881播出

各位聽眾,「網絡英雄」已經進入第三集了,將於明晚九月廿三日晚上十時半,在商業電台 雷霆881播出,請留意收聽,由小弟與Kenis廖惠敏主持。

這次我們的主題是電訊和互聯網相關行業的企業轉型故事,在這行裡,變幻原是永恒,當中有成功也有失敗,我們會講講AOL網景(Netscape)諾基亞三星新力蘋果電訊盈科起與跌,探討怎樣才可帶領市場變化。

逢星期六 晚上十點半 網絡英雄
莫乃光 廖惠敏 同你 搭通天地

Monday, September 18, 2006

探視中國防火長城

探視中國防火長城

  在國家經濟、社會各方面漸趨開放時,中國政府宣布加強管制境外媒體,究竟是什麼葫蘆賣什麼藥?這件事就令筆者憶起不久之前,在中文大學聽過一位來自華東一家大學的公共管理學系的教授,作有關中國互聯網管制的政策與理念的演講。該教授提出的觀點,也許可令我們在批評內地有關政策之餘,也可嘗試了解這類管制背後的行動邏輯,從而展望一下將來的發展可會是樂觀,還是悲觀的。

 當然,這不是為中國互聯網管制辯護或要把其合理化,但若只局限於在道德高地由上而下作出批評,而不顧及中國的國情、「為什麼」,只怕也不能「對症下藥」地協助內地創造出能邁向正面改變的環境。該教授也承認,他提出的政策資料是事實描述,理念觀點方面只算是學術推論與假設,而非實證研究;這也可以理解,始終這話題在大陸仍不太方便公開談論,教授要閉門研究可以,但就不便發表論文吧;要作此題目的演講也只能夠在香港。

管制漸緊

  教授以時間、空間和方法三個維度分析中國互聯網管制政策的演進。在時間方面,管制力度是愈來愈強的,19941998年期間用戶不多,管制是滅火式的消極防禦,19992003年管制增加,打擊與預防結合,監管與自律同步,並頻頻立法,為2004年至今的高度管制打下基礎,現在法規細緻,配合制度化的手段,例如已先在大學推行的實名制(只許登記真實身份的用戶上網),與專項打擊運動如反色情,再加以秘密行動像專在網上論壇「做馬」支持官方立場的「網評員」等。

  至今年7月為止,全國人大、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安部、信產部、文化部等十四個部門已推出了五十多條與互聯網相關的法律,成為世上最多互聯網領域法規的國家,絕對有法可依。

  在空間維度方面,管制政策範圍愈來愈廣,不單要阻止「有害」資訊從境外流入,其實亦要防範不利的消息流出境外;在本地層面集中先管制網吧、內容供應商等,再發展至跨區域監管合作,總之,核心目標是全方位強化控制權。

  方法維度包括行政和技術手段,趨勢也是措施愈來愈多而精細,行政處罰和司法追究不手軟,網絡監察隊伍壯大,舉報制度鼓勵互相監視,例如深圳市率先推出網絡警察公開網上巡邏,檢查言論。深圳主要的入門網站和論壇上,可見到雙腳踐踏中國網民鍵盤的網絡男警「警警」或女警「察察」,點擊這個卡通警察圖標,就會接到「深圳網警」主頁,網民就可以舉報互聯網有害訊息或有害網站。深圳市公安局聲稱虛擬警察上崗四個月,深圳各主要門戶網站的有害資訊量平均下降了六成云云。



嚴密過濾

  在技術手段方面,神秘的中國防火長城大概包含主幹路由器管理一千至三千個敏感關鍵詞或黑名單,加以精密的過濾系統,混合預先和動態過濾行動而成,還有最基本在國家入口網關作IP地址封鎖,至到域名劫持,甚至有組織的黑客行動。

  據說2001年上海舉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會議,數以千計國際記者在新簇簇的通訊室發現不能接往自己和其他世界新聞機構的網站,國際媒體因而得到一個親身接觸中國防火長城的機會,投訴之後,官方開制放行;2008年奧運之時,官方又將會如何處理?

  中國互聯網的管制有「三控」,就是控制網關、代碼(如域名、用戶名、搜尋器)和網民本身。教授總結以下的四點「中國特色」:普遍過濾與人工抽查結合的預審模式、標準模糊多部門介入的黑箱操作,缺乏行政和法律上訴機制的一錘定音,和集中嚴控嚴打影響較大的政治表態。

  不過,外間多數研究只簡單地把管制視為中國政府的野蠻、專制行為,較少從深層次細看理解背後動機,對行動的內在成因也缺乏分析與關注,這問題我們下周再談。

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2006年9月18日

Sunday, September 17, 2006

創新與創業的政府支持政策:以香港特區為例

我第一次在學術期刊發表了論文喔!題目是「創新與創業的政府支持政策:以香港特區為例」,刊於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的《外國經濟與管理》2006年增刊。引言如下:



有關創業支持政策的研究,在近年有增加的趨勢,各關注點包括創業活動與經濟增長的關係、新企業對就業和經濟再生的貢等,而這些研究都指向新企業的創辦,對創造新職位、創新、提高生產力和推動經濟增長,都有積極作用,而一些國際組織,例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歐盟,以及全球創業觀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GEM),都在過去的十年裡為比較全球創業活動進行多項研究。


自從二十世紀末互聯網科技熱潮後,全球多個國家地區都積極推動創新活動,尤其是高新科技和新經濟相關的創新,這些政策之中常常包含研發成果轉化,以及鼓勵創業,而很多國家乃至地區層面的政府,都致力於為增加當地研發成果商業化而成立新創公司,而創業數據往往會被視為創新活動成敗的指標之一。

本文會先探討創業政策的基本架構,再分析支持一般或創新型創業的異同,再以香港特區過去近十年的支持
創新科技政策發展作為個案,並與中國內地近年鼓勵科技研發及創新的情況作初步比較。

Friday, September 15, 2006

網絡英雄 第二集 「谷歌與雅虎」 明晚十時半 商台雷霆881播出

各位聽眾,「網絡英雄」第二集 將於明晚九月十六日晚上十時半,在商業電台 雷霆881播出,請留意收聽,由小弟與Kenis廖惠敏主持。

這次我們的主題是雄霸互聯網的兩大從搜尋器出身的網絡媒體巨人:雅虎Yahoo!谷歌Google的故事,你用的是那一家的搜尋器,和那一家的免費電郵?

逢星期六 晚上十點半 網絡英雄
莫乃光 廖惠敏 同你 搭通天地

Thursday, September 14, 2006

Hong Kong Computer Society's HKICC 2006 Gala Dinner







The complete album is available from the online photo album from HKCS's website.

成本管理策略研討會 九月二十日

Wednesday, September 13, 2006

HKICC Panel on ICT Industry

This afternoon, I served as the moderator for the panel on "ICT Industry" in the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Computer Conference 2006 of the Hong Kong Computer Society. Our excellent lineup included:

Dr. Kenji KURATA, Professor, Public Policy School, Hokkaido University, Japan
Mr. Vincent CHAN, Managing Director - North Asia, JAFCO Asia
Mr. Michael GAZELEY, Managing Director, Network Box Corporation
Ir. LEE Wan-lik, Managing Director, Azeus Systems Limited
Mr. York MOK, Chief Operating Officer, New World Telecommunications Limited

Dr Kurata spent twenty years in MITI (Minist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y, now METI, 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 of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and is extremely knowledgeable on public policy for ICT. In his presentation where he summarized the evolution of Japan's ICT support policies,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is now moving toward building an environment condusive for total community adoption for ICT, rather than targeting to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fic technologies or product areas.

Vincent is the immediate past president of the Hong Kong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 and he is virtually "Mr VC" in Hong Kong. (Well, indeed, VC is his name!) His message from the investors' viewpoint for the ICT industry is that the focus is definitely in China and India (with India getting even higher valuation than China now). But, for Hong Kong and our ICT professionals here, the way to go is to focus on what we know and do best, and translate that into a business model in China that we can build scale and prove that we can execute. This is still what Hong Kong excels -- in our people.

Our panelists from the industry responded with their views on the obstacles they faced and where they saw the industry going. Michael has built a company with awards-winning security products that is still proudly Hong Kong based with operations in 15 countries -- but adoption within Hong Kong including from the government sector is just so much more disappointing than even elsewhere. Is it because we still prefer buying foreign imports no matter what? To me, this sounds like another evidence of why we must urgently build Hong Kong's brand in ICT excellence.

Wan Lik's company is the first in Hong Kong to obtain CMM Level 5 certification. His company also has to be listed in Singapore before Asian customers no longer question him about the commitment of his company in development. Yet another one biting the bullet in fighting for an image of Hong Kong ICT excellence. York's company is of course a subsidiary of the New World group, and of course the biggest problem he faces now is the high competition in telecoms. While this is somewhat inevitable and somehow a side effect of deregulation, something must be done to create a better market environment that is more suitable for operators and service or content providers to collaborate to educate users and develop new services and markets. Otherwise, there are reasons to believe that the market for content and applications for certain sectors, for example, wireless and mobile services, is no longer functioning or competition has "failed" -- right?

Not that we have found answers, but I would make two observations if I have to. First, government policy should be refocused to simply provide the incentives to push for the highest level of adoption as possible in all major public applications of ICT, from healthcare to transportation, and that way the market forces can come into play by reacting to the opportunities created. Second, our industry must come together and play a role in coming up with our development strategy -- rather than purely relying on the government to make one up, as they simply would not know how -- and push for its adoption. This would probably be most ideal for our "IT Matters for Hong Kong" coalition to take up.

Monday, September 11, 2006

再談「十一.五」機遇

再談「十一.五」機遇

  今天是行政長官曾蔭權舉辦「『十一.五』與香港發展」經濟高峰會的大日子,筆者在本欄前文已經提過,雖然創新科技有幸被包括在專題小組的主題之中,但卻與專業服務及旅遊放在同一個專題小組,這三個截然不同的題目要作一併討論,真辛苦了各位專家們。

  筆者一直關注香港特區政府在制訂回應國家「十一.五」規劃時,對科技產業及訊息化機遇的具體措施,而與這方面的發展有密切互動關係的是文化創意產業。汕頭大學 長江創意產業研究所中心顧問莫健偉博士今年5月曾在香港電台 《傳媒透視》月刊發表相關文章,雖然過了好幾個月,但今天在經濟高峰會展開時拿出來,也特別合時。

  莫健偉對「十一.五」規劃重點總結,強調未來中國經濟發展要奠下轉型的基礎,促使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資金和物質要素投入」帶動,轉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人力資本」帶動,「規劃強調提升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促進高技術產業從加工裝配為主向自主研發製造延伸、推進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引導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先導產業(包括產業基地、跨國高技術企業、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重點發展的專項包括「集成電路和軟件」、「新一代互聯網」等產業」。

  這個分析比筆者之前對「十一.五」規劃的形容,來得更清晰有力,指明了科技和創新在規劃的核心位置,而「教育、文化、出版、廣播影視和動漫、數碼內容產業等領域,均屬創新發展的領域」。莫健偉再總括,「十一.五」規劃作為中央指導思想,「規劃預示未來數年主導國內經濟發展的政策方向,尤其以科技、文化創新做核心,推動優化產業結構、市場環境和推動服務業發展,以至因應區域經濟互相協調進行規劃,相關的施政也會陸續實施」。

港市場欠增長

  有關香港文化創意產業的情況,莫健偉指出在過去八年間,文化創意產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介乎3.8% 4.1%。筆者補充,香港的軟件產業只佔本地生產總值的0.4%0.5% 。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更指出,雖然軟件和資訊科技服務產業近年還有少許增長,但電訊服務、儀器和硬體的支出下降,令香港的企業資訊科技支出在2004 09年間,整體會面臨每年3.2%的負增長,資訊科技可算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難弟」。

  所以,文化創意和資訊科技產業一樣,本土市場已呈飽和狀態,所以,產業未來發展前景,還看能否成功拓展內地及海外市場。在此背景下,港府政策如何配合產業北上?莫健偉形容本港決策機關「只停留在事務層面的思考,認為通過拓展CEPA 的內容、鼓勵內地城市更多居民訪港旅遊,或加快中港兩地金融業務的往來,就可以建立兩地互惠互動的關係。但這種思考方式有其局限,不能為中港關係創造新的發展方向」。

須改策略

  他在文章提出的初步政策建議,包括立足區域性經貿格局,具體合作的對象應在城市層次,以深圳、廣州等重點城市商談引進港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合作項目,再把合作框架延伸至華北(以北京、天津為重點)與華東(以上海及杭州為樞紐)。以城市為發展創意產業的單位,也正好與筆者前文中提過李察佛羅理特的創意階層理論一致。

  這些內地城市熟悉制訂指導思想下的回應政策,港府要引導港資投入當地經濟發展,並與當地市政府商討完善支援配套的工作,優化本地文化創意企業在當地投資和營商環境。沒錯,港府要干預,特首要有決心排除萬難,抓緊國家「十一.五」規劃的真正重點,而非只顧過往香港「自以為是」的成功支柱,改變過往事務層面的做法。

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2006年9月11日

Sunday, September 10, 2006

軟弱的操練

今天教會講道的主題是「軟弱的操練」,講者是中國神學研究院 莫陳詠恩博士,令我感到主真的在向我說話,提醒我工作服事的態度。

講者以路加褔音第十八章耶穌講的比喻,像寡婦與不義之官、稅吏與法利賽人,來說明作服事的真諦,不是要誇比人家強,是要在軟弱中學習操練:

在態度上:
自知自認軟弱 --> 認輸 認罪
在行為上:
與軟弱的人同行
為軟弱的人代言
向軟弱的人學習
在生命上:
放棄權利 自甘軟弱

也許我在工作和服務上,好像做了很多,但今天神對我說的是,自我中心的並不是真的服事,我還要繼續學習耶穌的謙卑,為有需要的人和自己的服務對象做任何事,並不是因為比人強,也不是為了令我比人強,只有在自己的軟弱中,才可找到主的堅強和勝利。

Friday, September 08, 2006

網絡英雄 一連八週 逢週六晚十時半 商台雷霆881播出

各位聽眾,從本星期六開始一連八個禮拜,請留意收聽晚上十時半,在商業電台 雷霆881播出的「網絡英雄」節目,由小弟與Kenis廖惠敏主持,我們希望介紹一下電訊行業的發展,互聯網對我們生活的改變,當中的一些人物、一些公司、一些產品、一些事情和其中的故事。

第一集我們會談談電訊行業這些年來的改變,特別是電訊市場開放和互聯網年代的來臨,也許令勾起大家的一些集體回憶吧!


1837年,摩爾斯發明摩斯密碼,開始電子科技發展。
1966年,高錕發明光纖,廿幾年後,成為網絡基本設備。
1998年,佩奇同布林創立Google,反轉網絡世界。
2006年,曾蔭權治下o既香港,舉辦世界電信展。

逢星期六 晚上十點半 網絡英雄
莫乃光 廖惠敏 同你 搭通天地

節目重溫

Tuesday, September 05, 2006

TVB都市閒情:二手手機洩私隱

今晚剛替TVB《都市閒情》錄映了一段有關「二手手機洩私隱」的訪問,因為近期美國的一些報導,以及香港一位藝人在手機影片因男友手機被人拾而遭勒索的案件,令人關心這問題,不過,總之是防不勝防,最好不要把敏感或機密資料放在手機內呵!

這訪問將在該節目九月八日下午1:20-2:20播出。

Monday, September 04, 2006

「阿嬌事件」的啟示

「阿嬌事件」的啟示

  《壹本便利》刊登「阿嬌」鍾欣桐更衣照片事件,令「人神共憤」一詞在傳媒間得以繼何俊仁被襲後再廣泛延續使用。後者事件得到特首親自承諾「天涯海角都要緝拿兇徒歸案」,前者事件也得特首說「身同感受」,更得王永平局長出來斥責報章雜誌封面和標題字眼愈來愈「核突、下流」,然而市民對哪件事比較「憤」,以廣管局就「阿嬌事件」收到破紀錄之數的投訴,答案明顯得很。

  百名演藝界人士參與「私隱.尊嚴—香港人事」聲援行動,狠批不良傳媒,促請政府加快立法對付;譁眾取寵傳媒的狗仔隊行為固然不能鼓勵,但立什麼例,怎樣執行;要保障私隱,但又如何平衡新聞自由和人民知情權,尤其在倚賴傳媒報道造勢的娛樂界,這些都不是簡單一句「政府立法吧」就能解決的。

  香港大學 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及法律改革委員會成員白景崇博士,在網上關注私隱的討論區中,指出了傳媒在報道事件中忽略了的幾點問題,值得我們思考。首先,傳媒侵犯私隱的問題,遠比名人明星被狗仔隊偷拍嚴重。更多並不希望得到公眾目光的普通人,往往在遇到意外因而受傷甚至死亡時,被傳媒拍下他們在這些「難為」情況下的照片,放大登於頭版,引致他們及其家人的不安,難受程度不下於鍾欣桐這次事件中的所受。

空談自律

  香港報業評議會建議自律,但各大報章雜誌並不跟從。另一邊廂,香港記者協會也堅持一切採訪及報道皆要自由,幾乎反對任何規範,只呼籲公眾不要買那些問題出版物品,然而這態度顯然是沒有正視問題,算是拖延居多。

  《基本法》第二十九條保障「香港居民的住宅和其他房屋不受侵犯。禁止任意或非法搜查、侵入居民的住宅和其他房屋」;第三十條指「香港居民的通訊自由和通訊秘密受法律的保護」,但政府仍未就此立法。法改會曾建議把未得許可秘密監察他人住宅的行為刑事化,個人亦可就私隱被公開提出訴訟,但兩者都設有公眾利益辯護理據,以保障新聞工作,此外,亦建議成立傳媒代表有份組成的保護私隱組織,有權以點名形式懲罰犯規的傳媒。特首表示會根據法改會提出保障私隱的建議,推動各界討論立法,尋求共識,平衡新聞自由和個人私隱,可能是事件的唯一「好結果」。

  這些法例的討論和修訂都是時候了,一方面是因為《基本法》賦予市民的權利未得落實,另一方面是傳媒自律的原則在缺乏法律阻嚇和足夠的公眾杯葛壓力下,形同虛設。網上博客林輝說得好,「任你幾百個投訴,《便利》火速售罄再加印再售罄」。

少人杯葛

  不知道這是中國人文化還是香港人公民意識的不足,筆者在外國生活時常見有各種杯葛活動表達群眾意見,以求改變企業行為,但回港多年後,差不多連「杯葛」這詞都要忘記了。在刊出鍾欣桐更衣照片後的一期《壹本便利》,廣告並不見得大量減少,連在聲討大會上大聲疾呼的成龍大哥其新片《寶貝計劃》也在這期《壹本便利》落了一個廣告,這反映影藝界自己對杯葛的敏感度都未足夠。

  始終有這些搶購那雜誌的香港市民讀者,才有那些「下流」的報章和媒體,而且也非獨此一家;就像同一博客指出,有些報紙猛轟偷拍事件,其「頭版《全城聲討傳媒毒瘤人神共憤》,但娛樂版繼續狗仔隊,男極圈繼續阿妹今日笑淫淫,難得可以如此臉不紅耳不熱地義憤填膺」。


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2006年9月4日

Saturday, September 02, 2006

聚首香江為十一.五獻策

Please click:
http://the-sun.orisun.com/channels/fina/20060902/20060902005412_0000.html
for my article on The Sun on the upcoming HKICC 2006 conference by Hong Kong Computer Socie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