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30, 2006

25th Year Class Reunion

Today my class of 1981 (Form 5) of Wah Yan College, Hong Kong, had our reunion back at our old school. There were over sixty of us and we were joined by many old teachers.


Me and Fr. Baptista, my form teacher of Form 4A (1979-1980)


My teachers!


My classmates from Lower 6 Science with our form teacher Mr K.C. Kwok (1981-1982)

Holiday gathering with friends


Friends from the Internet community in Hong Kong gathered at the house of Alan Ho. We were joined by Dr and Mrs Milton Mueller, now at Syracuse University, and a leading researcher on Internet governance and commentator on ICANN. Of course, we all got to know him when he was at HKUST in the late 1990s. What a great reunion, especially with the great barbeque food by our Best Chef in IT, Chester Soong!

Wednesday, December 27, 2006

沒有網上的日子

王丹寫過「沒有煙抽的日子」,但今天在香港我們就面對「沒有網上的日子」。因為昨晚台灣南部大地震影響,多條太平洋電纜受損,而對東南亞地區包括香港而言,始終以北亞路線的海纜為主要通道,加上今次台灣地震是百年最劇烈的,相當於六個原子彈的威力,據業界朋友消息,失去的容量過半,完全修復將須時。

「幸好」今天只是聖誕與新年之間三個工作天之第一日,很多人都在放假期間,但對在這段時間仍必須倚賴網絡通訊甚至傳送實時指令的公司及企業,這些日子,真不易過;對一般的網民而言,這也許是個機會,被「逼」去找別的玩意。當然,地震令台灣南部的人民無家可歸,尤其是屏東市的死傷難者,我們受到的不便,真算不得什麼了。

原來,現代人真不可一日無網呀,對互聯網供應商和海纜公司,這次事故是一個警號,未來國際網絡的規劃,必須加強在路線上、在流量上的多元化的分流,和改善在突發事故時的應變準備,但這次地震真是百年一逢的天災,也很難怪責誰。

本來,今天是我懶洋洋的一天,但從中午起我的電話就響過不停,媒體朋友的查詢一個接一個我看,現時事發只有一天左右,公眾甚至電訊界對海纜損壞程度實在掌握有限,只能希望能快點修復,但這是大型的工程,還要在凶險的地震區海域進行,也要安全為先。

若然,2007年要在互聯網半速之下開始,豈不是上天對你我這些被時代雜誌推許為風雲人物的互聯網用戶,開的一個最大的玩笑,也叫我們真正感受到,科技無論如何高超,大自然的力量是不能戰勝的。(幸運的是,我仍可登入和更新我在Blogger.com的博客呵!)

Sunday, December 24, 2006

城市論壇:網上侵權刑事化 產權保護靠大家

今天早上我代表香港互聯網協會參加了香港電台的「城市論壇」,題目是「網上侵權刑事化 產權保護靠大家」,可在此下載

政府現正進行數碼環境下的知識產權作諮詢,這事影響深遠,必須我們的關注,我將來也會在此有更多評論,希望政府可以正視平衡各方利益。

My Christmas Wish to You from Hong Kong

Dear Friends,

May I wish you and your family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 for 2007:

Peace, Blue Sky and Green Seas for our Mother Earth.

Charles Mok


親愛的朋友:

祝您和您的家人,聖誕快樂,新年進步:

願我們的地球,重見和平、藍天和碧海。

莫乃光



Credit NASA JPL Visible Earth

Monday, December 18, 2006

《公民夜話》: 選委選舉之後,特首提名之前

互動電視節目《公民夜話》精華片段重溫

播映時間 : 逢星期一


22:00 23:30 (現場直播)
重播時間 : 逢星期二


08:00 09:30


11:00 12:30



日期:2006-12-18
主題:《選委選舉之後,特首提名之前 》
主持:黎廣德(公民黨副主席)
嘉賓:陳淑莊(公民黨憲制及管治支部召集人)
莫乃光(資訊科技界選委)
韋志堅(會計界選委)

締造IT業更佳前景

締造IT業更佳前景

  資訊科技界選舉委員會的成員已經選出,傳媒關注的仍然是選委的提名及投票取向,但業界人士較關注的,應該反而是選委如何為業界爭取更好的前景、更多的機會。

  其實,選舉結果已經令選委工作過程中的政治部分變得相對明朗。泛民主派支持人士全部高票當選,整個選委會內梁家傑獲得承諾支持提名者的數目,遠超一百入場之數。梁家傑將會得到足夠的提名這現實已很難改變,挑戰者也沒有需要爭取更多提名者,所以十一位未表態或傾向支持曾蔭權的選委,他們的提名取向,對出現有競爭的選舉已沒有多大影響。

  在選舉期間,有候選人曾提出向選民作諮詢,才決定提名取向,但筆者認為,基於上述支持有競爭選舉的立場,明顯獲得選民支持,加上九名選委已經表明提名梁家傑,以及其他諮詢選民所涉及的實際問題,這種做法沒有必要也並不可行。

  第一個涉及的問題,是如何決定向哪些「選民」發問卷,因為選民資料只能作有關選舉用途,技術上選委能否再用參選時所得資料向他們諮詢,已經是一個問題,若然現在被諮詢的人士與之前選民不同,這也明顯的不公平,所以,這個方法並不可行。

  另一個問題,是如何以任何問卷所得的結果,轉為二十名選委的提名決定。捆綁式已經是不可能,比例代表制也有誰負責提名誰的有趣「分工」問題,加上已有九位選委已表明立場提名有競爭的對手,所以,任何問卷只會令情況更複雜,甚至令人以為有人有意改變選民在投票日已清楚表明的意向。

加強溝通

  即使有些人會以為特首選舉結果早成定局,何必為第二位候選人浪費時間;但事實上有競爭、有比較,才可以有進步,加上香港的政黨包括民主派,對界別問題和關注,甚至很多經濟發展議題,也不甚了解,故藉着這次機會,我們業界加強與在野政黨和議員溝通,也對我們業界有利,也是競爭選舉的另一好處。所以,選委和業界人士應集中注意如何向各特首候選人反映資訊科技界的訴求,充分利用有競爭的選舉,為別界爭取對界別、對香港有利的政綱。例如,在專業人士層面之專業認證,與內地及國際標準互認,提升專業水平及業者的就業及發展空間,並支援資訊科技相關培訓,包括把資訊科技納入持續進修基金資助範圍,以及重新啟動中小企業培訓基金;在教育方面,向大學增撥資源,支持科技教學及研發,改善近年就讀資訊科技學生質量下降的「人才荒」和斷層危機。

  在本地資訊科技業方面,政府能如何協助拓展出口市場,爭取內地給予港商國民待遇,具體支援發展重點海外市場,並擴大本土市場,包括改善及簡化政府採購程序,增加本土及中小企參與機會,和加快推行有利社會發展的公共電子系統,例如電子醫療和智能運輸,推出便利私營參與合作的平台和機制。

  在電訊行業方面,政府如何平衡開放競爭、消費者利益與可持續發展,並加快香港在無線寬頻服務的發展,協助本土具創意的內容及應用開發商,與網絡供應商和用戶一起,建立健康的發展空間。

發展優勢

  資訊科技在整體社會仍未得到重視,這令處於現代國際競爭舞台的香港,在面對國家「十一.五」規劃發展科技及自立創新環境時,實在非常不利,也令我們的知識型經濟轉型,並不成功,希望選委們能團結一致地,向特首候選人爭取以資訊科技建立香港的新競爭優勢,令科技產業能成為香港第五經濟支柱。

  在未來兩個月,筆者希望聯合各資訊科技選委及界別組織,向選民及界內人士諮詢,並與各特首候選人會面,爭取對資訊科技及香港社會及經濟發展有利的政綱內容,並積極地向業界滙報及聽取意見,希望也聽到你的聲音:mok@hknet.com


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2006年12月18日

Saturday, December 16, 2006

Meeting Dr Tso of ISOC Taiwan

Several of us from the Internet Society Hong Kong met today with Dr Chen-Dong Tso (left) of the Graduate School of Informatics of Yuen Ze University, who is also with the Internet Society Taiwan Chapter, for an informal exchange. We discussed a wide range of issues concerning online civil society and Internet users' rights,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Hong Kong, Taiwan and China.

Friday, December 15, 2006

2006 HKITF Christmas Party





Thursday, December 14, 2006

IT人的投票取向

IT人的投票取向

  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告一段落,12月11日早上,資訊科技界是第一個宣布結果的專業界別,結果令人意外,民主派協調支持的九位候選人,全部高票當選,佔了頭十一位的七人,另外二人也排在十五名之內。加上之後宣布結果的其他界別,也出現類似的情況,香港的中產專業選民對民主變革要求的意向,表達得非常明確。

  在資訊科技界獲選二十人之中,只有七人是上屆委員,前十名之內更只有三人,簡直令人有變天之感覺。其中除了像王維基、李澤楷兩位知名度高而高票當選的人士外,很多新進委員都相對地名不見經傳,故很容易令人以為選民是以政治議題作為投票的依據,不顧業界議題。不過,這想法並不正確,因為不少新進委員都已經在業界服務多年,筆者在三十九位候選人中有三十八人是認識的。

建制派相形見絀

  例如,宋德嘉和葉旭輝是香港互聯網供應商協會的前主席及現任副主席,方保僑和龍家麟在香港資訊科技商會多年來擔任副會長和委員職務,梁兆昌和楊和生是前任專業資訊保安協會主席,Robin Bradbeer在工程科技學會英國電腦學會的香港分會從創會起已擔任主席及委員,鍾宏安更在數周前獲選為ICANN董事局委員,是這重要國際機構決策層的唯一港人。對於有些人包括某些參選人指這些民主派委員是泛泛之輩,實屬無知,筆者要為他們平反。

  不少建制派參選人的宣傳策略,也相對保守甚至失敗,只列出各項公職名銜,完全不能掌握選民投票時的決定心理,甚至有「趕客」反效果。此外,很多參選人都沒有明確政綱,加上如果只集中業界議題,很難突圍而出,所以本屆選民平均每票只選十一人左右,比2000年更少選一人。明顯投全票策略非民心所向,完全失敗,愈鼓吹投全票,愈令選民反感。

  筆者聽過一些參選人向選民說,自己沒有政綱,是因為選委會委員的責任只是看特首候選人的政綱;選民也只能合理地假設,這些人只會是建制的橡皮圖章,叫選民怎能投票給這些人?選委會選舉是設於專業界之上的政治活動,政治問題必須政治解決,不能逃避,在這方面,選民表現普遍比不少參選人成熟,更清楚選委會的責任是提名選出特首,參選人不能不表態。

新愛國愛港人士

  選委會選舉告一段落,未來選委和業界的下一步怎樣走?與其把新進選委歸邊當作所謂反對派、民主派,不如視他們為傳統建制以外,獨立於傳統親中保皇勢力,不願意看見北京及港府偏聽既得利益者而站出來,更接近港人民心所向及支持的新愛國愛港人士。

  獲選的選委現在最重要的工作,是團結業界,包括所有曾經參選的有心人、業界團體,以及所有業界人士與選委們溝通的渠道。我們應以行動證明,有競爭的特首選舉是對香港的整體社會發展,甚至業界發展,都是最有利的。

  筆者希望團結選委及整個業界,爭取未來特首以至在野政黨都更了解資訊科技對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把我們產業提升為香港經濟的第五支柱,發揮香港資訊科技新競爭優勢。


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2006年12月14日

Tuesday, December 12, 2006

香港電台新媒體發展如何配合社會需求

我於十一月二十五日在香港電台節目顧問團會議作了專題發言,「傳媒透視」的總結如下:

新媒體發展空間
  香港互聯網協會主席莫乃光透過今年夏天的香港世界盃熱潮,分析新媒體發展的空間。根據香港互聯網交易中心(HKIX)的紀錄顯示,世界盃賽事 期間,網上流量最高是午夜,到約凌晨五點流量便急劇下降。粗略估計,每晚約有三、四萬部電腦上網看世界盃。這麼多人上網看世界盃代表甚麼?第一是繞過收費,因當時的賽事只得有線電視獨家轉播;第二是本港電視台在網上轉播的做法比較保守。以英國BBC為例,她會免費轉播一部份球賽,並且同時在網上串流播 放。
  在觀看模式方面,莫乃光指出,電腦與電視是兩種不同的觀看模式。內地利用電腦看電視很受歡迎,因為內地很多家庭沒有電視機。另外,內地電視 節目《超級女聲》連續一、兩年不停地以P2P技術直播,很受歡迎;上海文廣除了IPTV外,也廣泛使用P2P技術;內地不少電視台也有提供網上P2P的節目廣播。另外,也有部份網站提供過百條節目頻道吸引觀眾。頻道多,相對地每一頻道的觀眾會少,但當連同眾多頻道計算,觀眾總數是很可觀。
  從這可說明未來網上廣播的趨向,不再是一些觀眾普遍受落的東西,不再一味追求單一時段收視率。只要節目內容豐富、成本低、給觀眾多選擇,結 果總體節目收視不低,帶來的收入仍然可觀。這是「長尾」(long tail概念,即不再斟酌於一時收視高低,而是轉向提供多個低成本、相對較少受眾的節目,透過綜合多條長尾的用量,達致可觀收入的生意模式。

「傳媒透視」有關會議報導全文可在此下載

Monday, December 11, 2006

Thank You for Supporting Democracy and IT / 感謝支持民主香港‧IT新機會


Dear Voters and Friends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b-sector,

I would like to thank you for your participation in the IT sub-sector election on December 10, and your support for me and all other candidates in the election! I was successfully elected with 1,228 votes yesterday. I thank you for each vote that I have received, and I will work even harder for every vote that I did not get today.

Furthermore, on behalf of several other candidates, namely John Chiu, Daniel Lai, Stephen Lau, Sunny Lee, Richard Li and Agnes Mak, we would like to sincerely thank all voters for your support.

Our IT sub-sector achieved an impressive voter turnout rate of over 45%, more than doubling the turnout rates of 21.95% of the 2000 election. Our voters have spoken loud and clear that they want a faster pace for democracy in Hong Kong and a contested Chief Executive election.

I would pledge to continue to work hard for our IT industry, along with our IT20 ticket, all the other candidates in this election, and every single person and organization in our industry. My goal is to work with all of you to apply our collective power to successfully establish IT as the fifth pillar industry in Hong Kong.

Please continue to share your views with me on how we can create a better future for IT and democracy!

Sincerely,

Charles Mok


尊敬的資訊科技界別分組選民和朋友:

感謝您在昨天參與資訊科技界別的選舉委員會選舉,和您給我和所有其他候選人的支持!我成功獲得1,228張選票,除了為我所得的每一票致謝之外,我也警惕自己更努力爭取我得不到的每一票。

此外,我謹代表幾位候選人趙志洋、賴錫璋、劉嘉敏、李惠光、李澤楷和麥鄧碧儀,希望向每位選民誠意致謝。

您的努力已經令今天成為我們IT界值得驕傲的一天。入我們IT界有超過四成五選民出來投票,比2000年高出一倍;我們選民的聲音清楚得很,他們希望看見一個有競爭的特首選舉,和加快香港民主步伐。

我承諾在未來必定繼續與IT20同事及其他參選者合作,盡力為IT界與您一起爭取,把IT產業建立為香港第五經濟支柱!

講繼續把您的意見給我, 讓我們同創一個美好的IT和民主新世界!

莫乃光 敬上

選舉博客的文章

我在2006選舉委員會選舉期間,沒有更新 charlesmok.blogspot.com 這個博客,在這段期間我開了一個選舉博客:charlesmok2006.blogspot.com, 以下是期間的文章:

- 保護我們的環境 Protecting our environment
- 向老師們講面對資訊洪流 Talk for teachers on dealing with the flooding of information
- 佛利民與積極不干預 Milton Friedman and positive non-intervention
- 討論數碼21資訊科技策略 Discussing Digital 21 Strategy
- 香港電台新媒體發展如何配社會需要 Issues about RTHK's new media development
- 科大「卓賢匯」晚宴 Confluence Dinner at HKUST
- 數碼21資訊科技科技策略諮詢委員會會議 Digital 21 Strategy Advisory Committee meeting
- 資訊科技專業認證 IT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 香港—珠三角信息產業合作與交流中心 Hong Kong-Pearl River Delta Information Industry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Center

- 沒有商品及服務稅了 The end of GST
- 釋放程翔 Release Ching Cheong
- 成功爭取2008 ASOCIO會議 ASOCIO conference to come here in 2008
- 永遠懷念 In remembrance o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