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ne 16, 2007

改變世界

改變世界

上星期在美國著名學府哈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中,被稱為「哈佛
最著名退學生」的微軟主席蓋茲,正是演說的嘉賓,還獲得哈佛大學頒發榮譽博士學位,在座中最開心的,可能是蓋茲的父親,因為小蓋茲說,他已經等了三十多年,希望有機會向父親說:「爸,我不是一直向你說我一定會回來,把學位拿到手嗎?」

眾所周知,蓋茲在1973年進入哈佛,兩年後停學,與拍檔出來創業,成立了微軟;當年如果蓋茲如期完成四年學業,1977年畢業的話,今年也正好是三十年重聚之時。然而,若然蓋茲當日留在大學,今天電腦行業的地圖如何劃分,會是一個很有趣的”what if”問題!


蓋茲自稱是個壞影響,因為他不止自己「讀唔成書」,還把雖然能在哈佛畢業,但仍在商學院深造的同學鮑爾默拖下水,當然,現在貴為微軟行政總裁的鮑爾默,作為公司第二大股東,說不定也是
「哈佛商學院最富有的退學生」。蓋茲,所以他只被邀請去畢業禮演說,卻不會被邀請參加迎新會,否則今天的畢業生都不會在場了!

當然,這些都是說笑的話,蓋茲真正「塞錢入袋」的忠告,是過去三十年在電腦和互聯網的發展,給與年青一代無限的新機會,讓他們有能力改善社會,令世界更公平,除去貧窮、飢餓和疾病;這些就是科技帶給人類的希望,可以遠超於以金錢計算的意義。


可惜,香港卻始終不重視科技,到此文見報之時,相信政府已經成功把「科技」從政策局名字除去。之前,有幾百名市民參加要求保留「科技」的網上簽名運動,其中有很多令人感動的留言,例如,就著政府建議新政策局稱為「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有業者留言說:「經濟是屬於今天的,科技是為了明天,教育是為明天之後。」說得正好!


政府對我們說,「科技」除名並非不重視科技,只是名字太長了。但有些像我們這種人,明知不可為,仍然堅持要繼續把道理和意見說出來,並非為了不合作,但卻是專業求真態度使然。我們知道的,是即使名字似乎只有象徵意義,其實仍然是極之重要的,因我們清楚看見的,是大學的工程、電腦學系,以至到各與科技相關的校外進修課程,收生情況持續地不理想,學生水平下降了,授課的有部份也只好因材施教,作為支援香港主要經濟發展行業的科技業,尤其在資訊及通訊科技方面,已出現了斷層跡象,甚至沒有在經濟復甦下有明顯改善,行業請人愈來愈難,這持續的狀況是很令人擔憂的。


所以,一個名字能包含什麼?真的不少,唔怕生壞命,至怕改壞名,是真的。也許,香港也真的缺乏像蓋茲這種科技角色模範,不是說沒有人能在科技行業中致富,不論是搞廠還是電訊等服務,但總就欠缺了那種氣量、遠見、使命感,所以不能觸動人心,人心也只能向錢看,然而,香港經已是個富有的已發展社會,我們未來對香港本身,以至國家和全世界,豈能只求揾銀?又或許,只求短期利益的社會風氣,能把我們的經濟帶動多久多遠?


今天在哈佛畢業禮中另外一位講者也說:「今天的普通人比以前有更大的力量,透過非政府機構、全球媒體文化,以及互聯網,去創造公共利益,只要他們願意,他們可以改變世界。」說這話的是美國前總統克林頓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