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30, 2008

Web 3.0 還待開拓

Web 3.0 還待開拓

最近有人向我提起
Web 3.0,談到這新概念會否引發新一浪的互聯網發展,我的第一時間反應是,這麼多人連Web 2.0是什麼也未弄得清楚,何解又跳到Web 3.0?會否又只不過是部份人的一時市場推廣口號,話者一些尚未成熟的未來理論構思?

定義未釐清

Web 2.0透過網民合作創作和提供內容及知識相比,Web 3.0被形容為採用語義網絡(Semantic web),資料交流方法除了互動之外,更以意義找資料,而非只靠關鍵詞或標籤(tag)作搜尋;從語義達到資料為核心,Web 3.0更可包括地域性網絡設計,把地域相關資料加進意義之內,令網絡服務可以真正無處不在。


其實,早在2002年,互聯網思想家、出版人Tim O'Reilly已為Web 2.0作出定性講話,當時已經有提Semantic web,然而,這些Web 2.0概念和功能在現時似乎尚未能在技術和應用上完全發揮,所以,Web 3.0的定義,可能稱之為Web 2.12.2等,相信會更合理。


而還有另一種Web 3.0的概念趨勢,要把權力完全回歸網民,是一種個人網絡獨立革命,事關有些人認為,Web 2.0雖然被講成以網民創作內容主導,但其實結果只是讓GoogleYahoo!YouTubeFlickr等的服務提供者發達,網民「什麼好處也沒有」,如今有些服務像YouTube更要開始賣廣告,令用戶更加不滿。


還要看硬件水平

所以,他們構思未來網民可百分百自主內容,不用把內容上載到網上服務商,一切可以透過P2P分享技術平台,和高速達到用戶家中的極速寬頻,一樣能做得到出版、分享、搜尋等功能,像似個體戶公社共享概念,但這真的可行嗎?


我們不是剛不久前還在說,能免費把內容儲存或backup在網上,比較方便可靠嗎?網民不讓Google這些服務商「利用」揾錢,網絡平台完全個體化,這個模可持續、服務質數有保證、網絡安全嗎?更實際的,是用戶家中的電腦、寬頻速度,甚至用戶自己的技術水平,有多少可以達到這樣的程度?


始終,至今仍然未有人有能力、權威地出來為Web 3.0定義,像當年Tim O'ReillyWeb 2.0所做一樣,這也反映Web 3.0的需求和形成,尚未達到至少可定義的階段,所以,各位不妨繼續提供意見,發揮創意。Web 3.0一定會來,雖然我們仍然未知道它真的是什麼!


刊載於《Hi Tech Weekly》2008年1月30日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