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12, 2008

馬來西亞版「數碼港」幹出好成積!!

筆者兩個多星期前,到馬來西亞吉隆玻參加世界資訊科技大會(World Congres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CIT)。筆者代表的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是WCIT主辦者世界資訊科技及服務聯盟(WITSA)的會員;香港提名的工程及醫療義務工作協會電腦復康訓練資源網站(C-Rehab Station)獲選為最佳數碼機會得獎者,筆者很榮幸能親自頒獎給他們。

WCIT是每兩年一度的盛事,今屆可算是最成功的一次,參與人數突破3,500多人,成為歷來之冠。馬來西亞這次「最大收穫」,其推舉的代表成功擊敗美國代表,當選成為WITSA的會長。這是從未發生過的事,也反映出馬來西亞多年經營和發展資訊科技產業的成果。

為了爭取這次WCIT主辦權,馬國總理巴達維兩年前親自到美國遊說;會議到了吉隆玻,他也連續3日親到會場參加活動,明顯已是「點止畀面咁簡單」。十多年前建立的Cyberjaya,〔包括多媒體超級走廊(MSC),從1995年提出時至企業開始落戶遷進,初時問題多多,連電力基建也有麻煩,當時不少人都笑他們何解在深山野嶺搞科技;但就近年所見,馬來西亞的確做出了成績。

MSC
說要匯聚本地和國際、大與小的資訊科技企業,加上建立大學等設施,打造成為一個鼓勵創新的生態環境。結果,馬來西亞竟然做到了,落戶的跨國企業包括:戴爾DHLSatyam摩托羅拉寶馬IBMEDS等。在WCIT大會上作主題發言的英特爾主席Andrew Grove說,他是馬來西亞的朋友,30年來每年都造訪。


筆者心想,MSC
的作為政府主導科技基建支持產業發展的個案,除了數十年前的台灣新竹,和近年北京中關村外,可能已比亞洲那裡都做得好,肯定勝過新加玻和香港,這是不簡單的成就。馬來西亞的經驗,是有志者事竟成,也可以給香港一些啟發。

若說「疑似」地產項目,MSC比香港的數碼港科學園在規模上猶有過之,但在實制對本地創業公司的支援卻遠比香港全面、實際。馬來西亞的小型IT公司也可直接做到馬國政府生意,「試用」新科技,在香港根本難以想像。兩年前從馬來西亞到美國參加WCIT交流的代表團人數過百,不少得到政府資助;相反香港上屆不足10人參加,今年吉隆玻這麼近,也只有5人參加,連蒙古也來了20人。香港IT界的確需要增加國際視野和參與。

馬來西亞評定達到一定水準的
資訊科技公司可成為「MSC級」公司,有「名」又有利(支援),但從3年前起,這些公司已毋需搬進MSC,這做法的確可把基建項目的「地產味」沖淡,亦比較公開、公平,香港其實應該效法,並且把數碼港和科學園合併管理,有耐心但有決心長期發展。

刊載於《e-zone》2008年6月12日

3 Comments:

At 2:55 AM, Blogger Li Lujun said...

剛剛弄到了加密的VPN,終于能看到留言的頁面了。

 
At 11:02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In your opinion, what should HK do to stimulate the growth of the IT industry?

 
At 4:52 PM, Blogger Charles Mok said...

Sorry about the late reply Douglas. Well, instead of repeating myself, allow me to refer you back to my articles all through the years in this blog as recorded, and those captured in my book Hong Kong 2.0!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