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13, 2008

矛盾的創業時機

「…創新科技的研究成果不用『停下來』等經濟復甦,如果 Bill Gates 當年留在哈佛,等幾年後經濟好些才創業,還會否有今天的 Microsoft?」

面對經濟進入低潮,沒有什麼事不受影響,就是創意、創新、創業活動,亦必然地因為市場、投資等環境不利而慢了下來。但在經濟不景期間,亦會有不少具能力的專業人才從企業裡裁減了出來,他們仍然有著很強的生產和增值能力,也會有意嘗試創業。


現時可能正是這種帶點矛盾的時機。究竟有志者能如何在經濟不景下成功創業?回看歷史,經濟步入衰退,油價暴漲,美國作為全球經濟龍頭卻面對經濟和戰爭的內憂外患,現時的情況與 70 年代中後期有點相似。不過,那正好是個人電腦誕生的時間,也是今天獨當一面的科技龍頭企業 Microsoft 和 Apple 創立之時。


最壞的時間,會否也是最好的時機?又或者,其實經濟環境好壞,未必對創業有太大影響?的確,上期筆者曾指出,經濟衰退和金融海嘯令新創公司融資較前困難,這固然對創業不利。不過,真正成功的科技創業例子的成功理由,往往在於創業者的個人能力和質素。既然人才是最重要的,創業者倒不如想法乘機加強團隊的陣容。


上週在 Kornerstone 主辦的論壇上,資訊系統審計及電腦專家任家明先生就指出,在今天金融海嘯衝擊下,企業的確會進行裁員,但這也正正代表更多有質素的資訊科技專業人才變為可以招兵買馬的對象,筆者很喜歡也認同這種從危看到機的正面態度。


科技創業與別的行業不同,有必要跑在市場的前面。開一家新的酒樓、零售商店當然不應在經濟不景,更未知何時走出谷底下開始,但搞科技不一樣,首要因為創新科技的研究成果的出現與發展,不用「停下來」等經濟復甦,從 Microsoft 在 1975 年編寫出首個 BASIC 語言處理器例子看來,如果 Gates 當年留在哈佛,等到幾年後經濟好些才創業的話,現在還會否仍有今天的 Microsoft?


當然,投資者在今日的經濟環境下大多卻步,所以創業者唯一方法仍然是減低「燃燒速度」(Burn rate),延長可維持壽命。還有就是要進一步利用自己內部資源「身」,像 Microsoft 的創辨人 Bill Gates 和 Paul Allen,也像 Apple 的 Steve Jobs 在家裡車房創業一樣。


上次在網路泡沫爆破後,香港的互聯網新創企業絕大多數都消失了,是極為可惜的。反觀內地的新創科技企業卻利用機會撐下去,不少後來在沙士之後成為成功到美國上市的第二波。今天我們的堅持,是明天經濟復甦的動力,讓我們不要再浪費這個機會了!

刊載於《Hitech》 2008年11月13日

2 Comments:

At 10:22 A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其實都無話幾時適合創業,只要心態上可以克苦,有一定既信念,就有動力咬緊牙關過去,成功失敗都只係對自已交待

 
At 1:41 PM, Blogger Henry Chan said...

Hi, all,

I just note that the NEWS giant Murdoch had a speech about "Embracing Technology". He mentioned that "the only way to deal with new technology that up-ends your job or your business model is to get out in front of it. Otherwise it will get out in front of you". Murdoch also said the creator of Drudge Report in Internet just did it all with minimal start-up costs - a computer, a modem, and some space on a server. This web site has been frequently visited by many editors and reporters. Therefore, I think that the innovative business depends on whether the owner can fully utilize the "new technology". Anyway, it is only my personal viewpoint.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