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07, 2009

軟硬合體

4月 20 日,Oracle 宣布以 74 億美元收購 Sun,對很多業界朋友有點意外,因為印象中 Oracle 始終是家資料庫軟件公司,而 Sun 就是硬件為主的公司,但收購案就令人想起,其實這兩家都經已和原先很不同了。

也有業界朋友指,Oracle 快刀斬亂麻,勝過之前希望以 65 - 70 億美元收購 Sun 的 IBM;不過,長期以來 Sun 與 Oracle 都保持密切關係,軟、硬配合,而 Oracle 也一直被視為 Sun 的潛在買家,只是在對 Sun 的興趣表現較為低調。其實在 3 月也曾傳出,Oracle 與 HP 欲聯手收購 Sun,再將之肢解。屈指一算,Oracle 在這 4 年內已收購了過 50 家公司,最著名的有 PeopleSoft(在 2005 年初以 103 億美元)和 BEA Systems(在 2008 年初以 85 億美元),相比之下,以 Sun 的歷史和技術,實在更顯得「抵買」。

筆者對這宗收購也特別有點「感情因素」的關注,因為在 1993 至 1994 年曾經在 Sun 的總部工作,對當年這家年青企業在硅谷大展拳腳,記憶猶新,尤其是主席兼創辦人 Scott McNealy,在年度員工大會上例必扮鬼扮馬,有一次甚至在會場身穿皮革外套親自騎著鐵馬衝上台,而當年 Scott 口花花挖苦的對象,總是 MicrosoftBill Gates

Sun 的起家是以 RISC 晶片中央處理器的 Sparc 平台製作的工作台電腦(Workstation)和伺服器,之後已漸向軟件發展,當年我在 Sun 工作時正是負責 Solaris for x86 產品,就是要把操作系統軟件由 Sparc 推向 Intel 平台,在伺服器市場與 Microsoft 的 Windows NT 爭雄。可惜,一方面硬件市場競爭劇烈,Digital、Compaq 等一一倒了下來,另一方面在軟件 Sun 開發也公開了 Java,又收購了 MySQLOpenOffice 等流行開放源碼軟體,對互聯網應用發展有很大貢獻,但盈利在哪裡,始終解決不了。由硬變軟的路不易行,Sun 即使連股票代號由 SUNW(原意是 Sun Workstation 硬件)改為 JAVA,也於事無補。

說回今天的收購,對業界、用家有什麼影響?最明顯受關注的,是佔大部份成本的 Sparc 系列處理器產品線,會否留得下來,繼續與 Intel 競爭,Oracle 在這方面尚未有明確的表示,而 Sparc 前途之不明朗,自然是對 Intel 和 Microsoft 最有利。Oracle 涉足軟體業,也令其與 HP 和 IBM 這兩個最大客戶、合作伙伴的關係更形微妙,但在資料庫系統甚至各方面軟件系統上,Oracle 的強勢又令客戶有何選擇?所以,市場也有 Oracle 收購 Sun 的最大輸家是 SAP 之說。

但也許令廣大用家最關注的,是 Oracle 會如何處置 Sun 的三大開放源碼技術:MySQL、Solaris 和 Java。MySQL 與 Oracle 資料庫軟件正面重和競爭,但反而最有可能留低,因為可為 Oracle 的軟件策略開展新的、以前去不到的市場,和開展能更有效與 Microsoft 競爭、包含更多開放源碼的綜合軟件策略。Solaris 近年被 Sun 致力開源化,但未能取代 Linux 勢頭,Oracle 肯放多少資源繼續開發 OpenSolaris 是未知之數。Java 的情況較好,但近年已從主要與 Microsoft .NET 競爭,變為 Java ME 要在新平台如手機應用上與 Apple iPhone 的 Widget 爭霸,Oracle 是有理由利用 Java 企圖強化其中介軟件(Middleware)地位,和在終端應用上加強 Java 與 GoogleAndroid 平台的配合。

刊載於《Hitech》 2009年5月7日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