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27, 2009

網上秋後算賬?

「…有時候,不認識的人在 Facebook 要求做朋友,我們也許都會先看看這人的資料,才決定接受與否。原來,很多僱主在請人前,都會這樣做。」

社會網絡、網誌大行其道,互聯網上最受歡迎的往往已經是一般你我用戶提供的內容,很多人都已在網上建立自己的身份,結交新朋舊友,但原來有些後果是多數用戶事前沒有想過的。

愈來愈多人發視,認識一個人,在網上搜尋有關他的資訊,非常容易也可「發現」很多。簡單至 Google(或 Bing)一下便可,即使一般普通人沒有很多的相關新聞報道,也很可能找到他的網誌或社會網絡戶口,從而了解這個人。有時候,不認識的人在 Facebook 要求做朋友,我們也許都會先看看這人的資料,才決定接受與否。原來,很多僱主在請人前,都會這樣做。

美國網站 CareerBuilder.com 的調查顯示,近半數美國的僱主已利用 Facebook、MySpaceLinkedIn 等社交網絡,查看求職者網上的個人資料及他張貼的資訊、發表的言論,甚至別人談及關於求職者的事情。調查發現,45% 僱主曾登入社交網站查詢求職者資料,11% 僱主表示會以這些內容作為選擇求職者和決定僱用與否的參考,35% 表示曾因求職者相關的網上內容而決定不聘請。幸好也有 18% 僱主因看了網上資料,而決定聘請相關人士。

甚麼類型的內容最常被視為負面?調查指包括「挑釁性或不當的照片和資料」,或有關酗酒和嗑藥,臭罵前僱主、同事或客戶、歧視性言語、學歷經驗不實等,甚至洩露前僱主公司的機密資料等。平心而論,這種做法很難算是侵犯個人私隱,畢竟這些內容是「公開」的,僱主有意查看,多了解求職者,也是人之常情。

老實說,不止在求職過程中,就是你現在的老闆,也大有可能對你的網上資料感到「好奇」。外國已有多宗個案報道,有人在告病假時被發現上 Facebook,或在網上發洩地說工作很悶、老闆很衰,結果被解僱了。所以也有人戲言,不要加上司做「朋友」!

用戶應怎樣做?把某些內容隱藏,設定私隱保障,只把內容與「真的好友」分享,或使用別名不露真身份?但始終這些做法也非萬無一失,用戶必須慎言,網上行為要先想清楚,因為最終自己也必要負責。像 LinkedIn 和 Plaxo 這些比較標榜專業關係的網站,問題沒那麼大,但尤其像 Facebook 這些,用戶不知不覺間會「得意忘形」,或者加入一些群組表達一些立場,也可能會有後果。筆者並非鼓勵「自我審查」,但的確每個人也要某程度上把自己當作「公眾人物」,決定透露自己的程度,並須懂得處理自己的「公關」。

刊載於《Hitech》 2009年8月27日

Tuesday, August 25, 2009

回應梁振英給IT界的意見

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近期馬不停蹄接受媒體訪問曝光,不久之前現身一本流行電腦雜誌,大談他對資訊科技這專業和行業發展的意見,無論是否猜測這是為了可能參選特首而績極起...

網站編輯 資深I.T.人莫乃光先生,現任香港互聯網協會主席,他將加盟「信壇」回應讀者,專欄逢周二刊出。... - 8月25日 09:25

請各位移師信報論壇,多回應討論!感謝!

Sunday, August 23, 2009

由「人民西九」至「科技西九」

西九文娛藝術區即將進行公眾諮詢,作為香港重要的長期資產,西九不單是本港文化藝術飛躍發展的重要契機,也是屬於每一個市民的,可惜,因為過往幾年有關西九發展的一波三折,西九雖未出師,但在很多市民的主觀感覺上,已經變得負面或沒有什麼期望,這正是當局和社會整體必須正視和改變的。

早前公共專業聯盟曾發表《人民西九》研究報告,建議西九項目發展不應限於對區內設施,規劃理念應增添更具前瞻性的元素,除了把西九建設成人人可以親近、享用的好去處,更讓西九成為本土文化以至整體文化發展的催化劑。根據這些原則,我們建議設立「創意交流村」(creative jam)和容納街頭表演藝術和發展小型「民眾藝墟」(people’s arts fairs),擴大發揮創意空間;利用前瞻性的低碳發展模式,並且跳出西九,植根全香港。

表演文藝經科技傳全球

身為資訊科技界一份子,筆者更希望西九項目能同時體現「科技西九」。如何把科技注入西九?筆者建議有以下三個主要方向:


(
) 綠色科技低碳發展 – 西九發展可利用各種綠色科技應用,向國際社會展示本港願意承擔更大的環境責任,對本土各界也是個很好的「低碳示範區」。公共專業聯盟早已建議採用以自動行人輸送帶為主的步行系統,代替在區內建造道路或電車。

此外,西九也應是個「
綠色科技示範區」,特別在資訊及通訊科技方面,不單在通訊基建方面應該達到最新、效率最高,包括最綠色的數據中心,管理局也應與業界合作推動最先進的開放平台,開發便利所有西九用者的應用。例如,數碼港香港無線科技中心的合作模式,過往協助本地3GWi-Fi應用開發,可擴展至西九這新社區,對資訊科技應用開發可帶來新機。

(
) 利用科技,走出西九 – 為了避免西九成為文化孤島,也為了文化藝術能真正在全香港各區本土植根,我們一直建議當局在全港範圍內同步建立「社區文化網絡」,甚至優先投放資源在一些文化藝術設施相對缺乏的地區。當然,資訊及通訊科技在這方面可擔當極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文化藝術教育,而教育也正是在以往諮詢中很多人關注的地方。

如何把西九未來擁有的表演、視覺甚至文藝資源,透過科技帶入不同地區,甚至內地或全世界各角落,也可為本地創意產業帶來新發展空間。國家「十一.五」規劃中指明,教育、文化、出版、廣播、影視、動漫、數碼內容等領域,均屬創新發展的領域,是近年內地的發展政策方向。以西九的文化內容為核心主題,有利本港創意產業很。政府新成立的「創意香港」,必須儘快規劃與西九發展的配合。


(
) 重點培育數碼藝術 – 曾經參觀香港藝術館 「路易威登:創意情感」展覽的朋友必定留意到,大量的展品以多媒體創作,其中甚至有一個是設置於Second Life虛擬環境內的。的確,數碼藝術已經成為現代藝術的主流,西九未來的藝術館與其花巨額購置名貴藝術展品這些「不動產」,不如建設成現代化、支援最新數碼及通訊科技的環境,加強在網絡及互動性的基建。

參考海外成功的現代數碼藝術館例子,奧地利的
ARS Electronica成立了三十年,每年舉辦互動藝術節,吸引全球各地展品,年年更替,特別受年青觀眾歡迎。德國的ZKM(藝術及媒體技術中心)只成立了十二年,比較側重學術研究。這些都是筆者對數碼藝術較有心得的朋友推介的。而筆者曾參觀過,相信較多香港人也曾到訪的英國倫敦Tate Modern,雖然主要展品在繪畫、雕塑和影像,但在科技基建和數碼上也很完善。這些都是西九值得參考的。

莫乃光 公共專業聯盟副主席

刊載於《星島日報》 2009年8月23日

Thursday, August 20, 2009

科技綠化說易行難

「…過往和現在的企業商業和盈利模式,倚賴的是產品的複雜性,密集的功能提升及產品更替,鼓勵『棄舊立新』,令提供科技產品的企業走向綠色,說易行難。」

人類歷史過去的一百多年,科技發展得最迅速,也是令地球環境污染至快、甚至不可回復的時期。科技改善人類生活質素,但對能源的消耗也更大。然而,要改變這死亡方向,大概只可利用科技,而且這責任要先從全球各大城市開始。

雖然城市只佔全球 2% 的面積,但就排放了四分之三的溫室氣體。城市愈多人口、愈大,就愈污染,這也明顯得很,但全球化經濟的其中一個後果,卻正是城市化。根據估計,至2025年時,世界上人口超過 100 萬人口的城市,至少會增加 100 個,若然這些和現有的城市不變得更環保,地球必定吃不消,萬劫不復。

的確,科技救地球的潛力最高,讓城市繼續可持續性發展,令人們可以保持生活質素,但業界的預備程度卻並未足夠。有跨國資訊科技企業的領導高層也承認,產業並未能利用已有技術或開發更新技術,以提供更綠化的產品。原因是過往和現在的企業商業和盈利模式,倚賴的是產品的複雜性,密集的功能提升及產品更替,鼓勵「棄舊立新」,令提供科技產品的企業走向綠色,說易行難。因此很多技術上能做到更節能的方案,如家居自動化,都因為無法達到行業共識的標準,也不能做到足夠的經濟規模,結果未能達至廣被採納,原因並非只因成本理由。

另外,科技公司以往開發技術的重點,著重於功能的質和量,節約能源並非主要目標。然而,各種電腦和電子產品的數量激增,它們充電時的能源從哪裡來?愈方便的充電方法,可能愈不環保。例如更多的手機和電子產品透過 USB 從電腦充電,省了些充電器,但又有多少電腦開啟了只為別的電子產品充電,反而浪費了更多的能源?無數個人電腦白開而沒人在使用,為何系統軟件商不改良關閉和重開電腦的功能,令更多人願意在暫時離開電腦時也肯如「停車熄匙」般關機?

國際能源組織估計,在未來 20 年間各種電子消費品可足以令全球能源消耗量增長 1%。專家指,即使近年大家談環保多了,但行動仍不夠,未來的三至五年是關鍵性的時刻,不可再等,科技救地球,可由城市開始,但真正的改變,還得從我們個人行為開始!

刊載於《Hitech》 2009年8月20日

校本驗毒:「家長式」干預自由

專業眼
校本驗毒:「家長式」干預自由

特區政府為表現管治威信,火速推行「自願校本驗毒計劃」。結果卻是社會強烈反彈,反對當局利用道德議題,推行損害公民權利的「家長式」政策。

青少年吸毒問題嚴重,民間自然要求政府有行動,在「保護兒童」前提下,成年人由大人物如特首至教育局局長、保安局局長甚至律政司司長先發制人,再由校長、家長以至媒體發聲支持,青少年突然成為不用諮詢的真正「弱勢社群」,部分公民權利被取締。幸好有私隱專員吳斌出來質疑計劃的合法性,但政府卻無對法律觀點具體回應。

標籤效應培訓順民

教育局局長高調說學生可以拒絕交出尿液樣本,卻低調發布學生拒絕後將被繼續「跟進」的做法,包括把其資料交給警方處理。大人物、校長堅稱計劃不會帶來標籤效應,但事實上無論是家長不簽回條讓子女參加、學生拒驗,在任何一個環節不肯乖乖就範,也必然被標籤為「疑似吸毒犯」,驗前驗後承受重大壓力,年紀小小的學生無奈接受之餘,有何長期心理影響無法評估。對政府而言,卻正是個培訓順民好機會。

從實制運作看,練乙錚早前在《信報》指出,西方的研究和學術界普遍認為校本驗毒實效並不顯著,政府禁毒資源花在其他工作上,收益可能更大。驗毒表面上有阻嚇力,但「密集的隨機校本驗毒行動,對學生當中的服食毒品行為,完全沒有抑制作用。」相反,在心理影響方面,有些驗出吸毒的學生和另一些成功蒙混過關的,反而成為同伴偶像,影響更壞。這些分析,政府有否重視?

就算是驗毒本身的科學性,也站不住腳,當局也承認誤測可高達十分之一;仍然硬推,居心在何?這反映特區政府的管治思維以爭取短期政治本錢為上,對學術及深入政策研究無興趣,連諮詢工作也傾向利用民粹達到預設立場;但這般玩弄政策和諮詢,遲早露出馬腳,政策也註定失敗,結果得不償失。

公共專業聯盟成員、教育界人士韓連山在〈你們憑什麼要抓我去驗尿?〉一文指出,香港的教育制度本已缺乏訓練獨立、逆向思維,年輕人多盲目信奉權威,不作批判思考,對個人權利和自由的價值觀了解不足。筆者要補充,反對「自願校本驗毒計劃」並非不緊張青年吸毒濫藥,而是希望社會真正能以開放、科學化方法决定怎樣做,莫草率地以錯誤方法誤了下一代。

天主教教區質疑,為什麼只大搞校園驗毒,破壞師生互信?要家長簽回條,其實也影響家庭關係;社工、學生也對計劃成效有懷疑,特首憑什麼理據一定要立刻做,憑什麼知道一定做得對?保護大多數沒有吸毒的年輕人的健康發展,比任何政治騷重要。

信口開河最不負責任

英國社會學教授和著名作家富里迪(Frank Furedi)去年出版的兩本著作,也很值得參考:在《多疑過憂的家長》(Paranoid Parenting)中,富里迪指家長事事過分緊張和保護,其實傷害了兒童和家庭關係,每天家長接收到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面對各種威脅的資訊,已經不懂如何教育出有自信和有想像力的下一代,甚至感到愈來愈難於力排眾議,結果順應潮流地支持對下一代寧緊莫鬆。

富里迪在《有牌擁抱》(Licensed to Hug)則指出,過多以保護兒童為名的標準和措施,已令兩代關係惡化,在家庭和社會中猜疑和恐懼的氣氛其實令兒童面對更大的危機。富里迪建議停止管制,讓兒童發展得更自立。

香港甚至全世界對「保護兒童」的迷思,除了驗毒之外,由「淫管條例」諮詢至「援交」和「網上賣淫」的討論,都反映現代成年人在資訊世代中的恐懼,再遇上令他們自感落後於子女、難於招駕的互聯網,更令他們失去理智。

於是,便出現了如禁毒常務委員會主席石丹理這種人,信口開河,一時提議「不要安裝寬頻,56K 已足夠」,一時建議限制青少年進入網吧、北上大陸要得到家長同意。自以為是地在沒有事實和實證基礎下提出管制別人,是最容易的,但也是最不負責任、最傷害所有人的基本權利、最不公平的。

筆者希望,從今至「自願校本驗毒計劃」實行尚有數月,學校應要三思,也要重新諮詢家長和學生,中立和多角度向他們分析,協助家長各自決定是否讓子女參與,學生也應考慮應否要求父母不簽回條參與,或自己選擇以公民抗命回應,拒絕交出樣本,甚至組織互助杯葛。這是學生和家長應得的支援,如果政府和學校拒絕提供,公民社會義不容辭。

莫乃光
公共專業聯盟副主席

Wednesday, August 19, 2009

點止環保咁簡單 綠色IT的責任與機遇

綠色潮流不可擋。不,不應說成一個潮流 -- 地球真的在發燒了,保護地球資源和環境已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從另一角度看,環保產業亦將是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方向;而環保與資訊科技的交匯,更將是綠色科技研發的集中點之一。

電腦、資訊科技的應用,本來被說成引入無紙世代,應拯救很多樹木才是。可惜,實際上事與願違,更多的人和企業使用電腦及互聯網,再加上打印機,可能耗用了更多的紙張。不但,最大的問題始終是對電力能源的消耗,全世界更多的電腦及電子產品的面世;全球愈來愈多人上網,便需要興建愈來愈多大型的數據中心。原來,資訊科技的應用在互聯網普及後,已變為電力和能源最大量耗用的「罪人」。

盡管我們偶然會看見有關「綠色IT」的產品宣傳,但氣候尚未形成。綠色IT有兩大方向:首先是減少耗用物料,尤其是有毒和難於自然分解的材料;其次,才是減少用量和使用更低耗電的技術,(如:虛擬化技術 ),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前者方面,增加有毒物質生產者責任的稅項,例如把資訊及通訊科技產品納入生產者自負計劃之內、法定規劃回收和預先為處理廢棄物收取費用,已成為全球趨勢。

但在法例未得落實前,企業和公眾也可自行堆動綠色IT。美國最大型零售商沃爾瑪,要求所有供應商在其店內出售的產品,都先要提供環保相關資料,評估產品在裝造至包裝等生產過程是否環保,然後把資料給消費者以作購買時的考慮因素。其實,特別針對電子產品,沃爾瑪早於去年已推出同類計劃,鼓勵生產者提高產品的能源效益、改良耐用程度、減少包裝、增加可回收物料和減用有害環境物質。

另一個例子是,微軟宣布即將推出的《Windows 7》,包裝物料重量比前減少37%,環保耗用指標更減少一半以上,「更像打算一盒DVD光碟」。這的確是個好消息。但筆者認為,就是DVD光碟的包裝也過多了。如要更環保的話,或許更多利用網絡,安裝、更新和傳送軟件和影音內容(包括電影、音樂等)。此外,蘋果公司聲稱,新的MacBook包裝比以前小42%惠普亦表示,其打印機用墨盒碳粉也減少了使用PVC塑膠成分。

至於個人用戶,我們其實也可參照「停車熄匙」做法, 離開辦公室或午飯時,把電腦和顯示器完全關掉;在家中也一樣,晚上睡覺和不在家時,電腦實在不必要長時間連線;使用後完全關機,不但節省能源,更可令電腦安全些。

為了使我們的地球仍然適合我們和我們下一代繼續生活,綠色IT必然愈來愈受重視。希望香港能把握機遇,在綠色IT上建立技術優勢,然後在亞洲區內發展領導地位。

刊載於《ezone》2009年8月18日

Sunday, August 16, 2009

綠壩 – 為誰護航

支聯會「政氣暑假──中國國情分享會」
2009.08.16




Video:
「政氣暑假──中國國情分享會」: 綠壩 (莫乃光) [Part 1]
[Part 2]
[Part 3]

Flickr Photos

IT360 #17 -- (July-August 2009) with Lento Yip

Thursday, August 13, 2009

瀕臨絕種的DRM

「…最近美國的『美國錄音工業協會』(RIAA)的發言人終於承認,DRM『差不多絕種』了,在美國的合法下載音樂中幾乎已經找不到。」

筆者對絕大多數的技術應用都全力支持,很少例外,數碼版權管理(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就是其一例外。技術是中立的,但技術應用是否目標和手法正確、有助社會公平發展,就很難說了。DRM 用途是管理內容的使用權利,將數碼內容加密,限制其流通,只讓有權限者可以接收或開啟這些內容,本來被視為機密文件加密和傳送的有效解決方案,但在互聯網時代網絡盜版問題嚴重,DRM 就變成出版商遏止影音內容被盜版拷貝,和限制用戶包括合法消費者對數碼內容的使用方式的方法。

的確,網上侵權問題嚴重及屬盜竊行為,筆者不會支持。然而筆者一直反對以 DRM 對付這問題,包括香港政府曾資助一些 DRM 發展項目,筆者也早知多此一舉。原因是 DRM 不能阻止有心侵權的人,只要有很少數的人成功破解,以後就很容易如常地讓多數慣常侵權者分享。反而受苦不便的,卻往往是那些奉公守法地購買正版的消費者,雖然他們從不搞甚麼侵權上下載,反而被「當賊扮」。他們要播放真金白銀買回來的音樂,反而諸多限制,對 消費者極不友善、不公平。這意見,Apple 的 Steve Jobs 也是所見略同,他在 2007 年初便開始要求在 iTunes 平台上賣歌的唱片公司,放棄 DRM。

幾年前筆者還有購買本地音樂光碟時,曾經買過兩張加有 DRM 的,買後才知道不能在電腦上轉格到 iPod,結果至今這兩張光碟仍未曾聽過。試問有誰會在留意光碟封套上提及 DRM 的「細字」?筆者自此從未買過新的本地音樂光碟,聽舊歌也就算了。筆者這類從未用過點對點分享軟件下載音樂的人,本是最忠實客戶,反而最快、最易被氣走了。廿多年買音樂光碟這習慣,是如此容易戒掉的,音樂業界有否想過趕客容易招客難?

最近美國的「美國錄音工業協會」(RIAA)的發言人終於承認,DRM「差不多絕種」了,在美國的合法下載音樂中幾乎已經找不到。不過兩年前,RIAA 主席 Mitch Bainwol 還肯定地說:「DRM 對消費者百利無一害。」這業界機構終於醒覺,是因為無論他們用盡甚麼方法打擊盜版,事實上音樂的銷售量從 1999 年的歷史高峰迅速滑落,至今已消失少一半,以此速度計,不用十年,唱片業就會完全消失。

音樂對今天的年青人依然重要,他們花在娛樂產品(包括歌手代言的)、服務(包括卡拉 OK),絕不比十年前的一代少,但偏偏他們就不再用來購買在他們成長經驗中是「免費」的音樂,消費習慣變了,一去不返。業界當年不一早就全心全意轉型發展支持網上模式,現在才發現美國 13 至 17 歲的少年,在 2007 至 2008 一年之間,購買音樂光碟少了 26%,連網上合法購買下載也竟然少了 13%。幸好電影業面對問題不一樣,整體而言電影票房是有增長的,所以本土電影的不振不能完全歸咎於侵權下載。

下一代投了票,唱片業現行模式還有甚麼希望?現在才放棄 DRM,恐怕已經太晚。

刊載於《Hitech》 2009年8月13日

Wednesday, August 12, 2009

探訪醫院後記

今天與幾位醫院管理局成員陪同行政總裁蘇利民採訪了靈實醫院香港佛教醫院。這些年來,每次到訪大小醫院,對我都是珍貴的學習機會,員工的無私,每次都令我非常感動,更覺醫療工作的重要。

靈實和佛教兩家醫院,都較集中提供善終服務,為長期病患者和老人家走出有尊嚴而安詳的最後一程,對病友和家人是難以形容的重要,也是常被忽視的工作。整體而言,作為中小型、社區性及非急症醫院,其資源和受重視程度又較落後,影響人手、招聘等,都面對較多困難。難得同工們都非常熱心積極,找出創新的方法改善對病友的服務,例加靈實醫院裡感覺異常温暖的殮房,和佛教醫院的出色善終及紓緩服務。

另外,今次難得有醫療人員提出了IT相關問題。原來有些老人院舍參與了「公私營醫療合作計劃-醫療病歷互聯試驗計劃」(PPI-ePR),但因缺乏電腦和網絡支援資源,醫生到了院舍出診也不能登入臨床管理系統(CMS)拿到病人資料,但院舍非醫管局範圍內,可怎樣支援?這事我和總裁會跟進,但也正好反映未來全港電子健康紀錄系統(EHR)還有很多執行細節要處理,而醫管局系統外很多提供服務機構,也有很多須要支援的地方,所以我會特別關注和促成食物及衛生局與社福界的協調,以配合未來資訊科技的各種更新應用。

Monday, August 10, 2009

《誰殺了我們的孩子》

夏日HKIFF節目中我看的第一部片,是四川地震紀錄片《誰殺了我們的孩子》,導演潘劍林趕在新聞封鎖前到了四川災區青川縣的木魚鎮,集中訪問鎮上在地震倒塌的中學的相關人士,讓觀眾決定一系列問題的答案:是豆腐渣危房?學校宿舍大門關上學生逃不出來?官方是否低報死亡數字?救援是否延誤?

官說官話,也有三個層次。基層學校領導,老實人不懂說謊,啞口無言;市教育局領導,口聲聲「以人為本」,欲言又只;救援指揮領導官最高,道行最高,一句「沒理由隱瞞」,兩句什麼都是為你好,面皮極厚。然而,堅稱只有二百幾人死亡,其他人去了哪裡?連死者名單也不肯拿出來對一對,「現在還不方便」。最絕一招,用衛生理由把死者墳墓草草掩蓋,毀滅死亡人數最後證據,家長哭訴不人道,官說不能預先諮詢,因為諮詢了就辦不成了,吓,這是「以人為本」?

老師中有些比較敢言,提出證據早就向政府上書表明校舍是危房。學生是最冷靜的,講的最可信。但令人意外的是救災的武警的坦率之言,其中一位更直說:救災工作發揮了偉大中華民族精神,但也顯示很多不足,如果不能從中學習,中華民族不配被稱為偉大。官只有興趣搞的,是帶中央台進臨時校舍拍學生唱國歌,但當家長衝進來抗議,電視攝影隊雞咁腳走,學生才流下淚來,他們心中是知道發生什麼事的。最後訪問一位志願者說得坦白,危房全國皆是,是普遍問題,答案必定是政治、社會改革。

留在我腦海中的,是孩子唱的國歌歌詞:「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起來吧,孩子們,國家是屬於你們的,不要做這「國家」的奴隸!

Thursday, August 06, 2009

Facebook Game咪亂玩

「…原來(Facebook 的)應用私隱設定與 Profile 私隱設定是互不相干的,朋友的應用仍然可以突破 Profile 私隱設定限制,實在是個私隱暴露的後門。」

Facebook 用戶愈來愈多,但愈來愈多的用戶有沒有想過在 Facebook 環境裡可能面對的危險?除了上周筆者在本欄講及用戶遭封殺的風險之外,各位有否玩過近期流行的小測驗(Quizzes),有沒有想過有甚麼問題?

這些小測驗,最初玩的是心理測驗,然後發展至甚麼「你係邊個中國歷史人物」、「你是曼聯哪位球星」之類,甚至「你可活多久」,利用的都是用戶的好奇心,打發時間的「需要」。筆者先旨聲明,從來未在 Facebook 玩過這些測驗,因為真的沒有空,但各位曾否反過來想,為甚麼有這麼多人花時間寫這些測驗,真的只為大家過癮?

首先,這些小測驗只收集你的回答,給你評分結果?讓人家知道你前生是「秦始皇」或今世本應是「C 朗」,也許無傷大雅,但你知道參與這些測驗,就容許了不知名的測驗製作者收集、儲存你 Facebook 戶口 Profile 內的個人資料,甚至你的朋友的資料?Facebook 的「應用私隱」(Application Security)資料說明:「當你的任何一位朋友使用或授權一個應用,這應用即可收取包括你朋友的朋友名單內所有人的資料。」這些個人資料和你就問題提供的答案,至少已為廣告商提供不少向你發出目標廣告的提示,甚至難保可用作甚麼其他用途。

雖然 Facebook 讓用戶設定自己的私隱程度,但默認(Default)的設定是容許包括你和你的朋友使用的應用「吸取」你 Profile 內的個人資料的。即使你把 Profile 本身的私隱設定限制至某個網絡(Network)的 用戶或部份朋友的組別(Group),原來應用私隱設定與 Profile 私隱設定是互不相干的,朋友的應用仍然可以突破 Profile 私隱設定限制,實在是個私隱暴露的「後門」。

雖然 Facebook 的「權利及責任聲明」中有限制應用開發者如何使用收集的資料,但實際上 Facebook 沒法也從未監察這些無數不知名的應用開發者怎樣做,因為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包括你和我,都可以隨意開發這些包括小測驗的應用,Facebook 沒作監察,自我免責。用戶至少可做的,應在自己的應用私隱設定加以盡量限制保障,也應加入支持向 Facebook 反映其有必要加強對用戶私隱保障的重視。

不久前,加拿大的私隱專員向 Facebook 公司發出了警告,特別針對其容許第三者在用戶未預先在知情授權下,獲取用戶資料,尤其是現時已為數多達近一百萬個應用開發者,更是「無王管」;其他的指控,包括流動版 Facebook 使用過量 cookies,和 Facebook 不准用戶刪除戶口和儲存的資料,也是有違一般各地法律下的私隱保障原則的。加拿大政府依法給了 Facebook 30 日回應,所以事件仍未解決,加拿大政府為全球 Facebook 用戶帶頭爭取,值得讚許。

各位以後在 Facebook 再玩甚麼測驗,安裝甚麼應用之前,請三思,有沒有必要,有甚麼後果。更重要的,請審視個人私隱設定,作適當限制自保;還有,請參與例如 dotRights 這些聯結用戶關注及爭取 Facebook 及其他網絡服務改善私隱保障的群組。

Demand Your dotRights Campaign: www.facebook.com/dotrights

刊載於《Hitech》 2009年8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