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8善用資科聯絡群眾

I was in London recently, a few days before the terrorist attack on its subway and bus. Here's a tribute to a great city and some thoughts after my visit -- Live8, 2012 Olympics, national ID cards, and of course also potential IT cooperation.
Live8善用資科聯絡群眾
~~~~~~~~~~~~~~~~~~~~~~~~~~~~~~~~~~~~~~~~~~~~~~~~~~~~~~~~~~
北京經驗爭倫敦商機
從商業角度看,倫敦奪得2012年奧運會的主辦權,對香港是一件好事;試想,香港企業若然能夠把參與北京2008年奧運項目商機,再利用經驗進軍倫敦,現在看好像有點天方夜譚,但以中國七年後的國家及經濟力量,加上香港與海外的聯繫,筆者認為沒什不可能的事。
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全球五十五億人以不同形式,包括透過互聯網、流動電話、電視、電台廣播等途徑,成為參與支持Live8的人士中的一分子。Live8可能是全球群眾運動的最成功典範,以人數向世界各大國的領導人,作出和平但強大的壓力,登上他們的網站www.live8live.com,就可以看到不少高效群眾運動的好點子,例如,你可以到這網站或利用短訊,簽名加入Live8 List,聯合群眾參與,相信Live8已經是全球歷史最大的簽名運動了。
「我們不要你的捐款,我們要你的面孔。」把你的照片從網站或MMS上載給Live8,主辦者會把相片貼在蘇格蘭愛丁堡市皇子街的G8圖片館。你也可在網上捐款下載保羅麥卡尼和U2等合唱倫敦Live8演唱會的頭炮歌曲「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和「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筆者當日雖身在倫敦,但沒有入場票,只能在海德公園外與數萬人感受一下氣氛,現在仍能在網上重溫所有各地Live8演唱會的盛況。
智能身份證的爭拗
英國近期的另一個主要議題,是智能身份證。貝理雅政府對此可謂意志堅決,事在必行。與香港的智能身份證相比,英國的版本會包含更多的生物辨別資料,除數 碼相片和指模外,更會有瞳孔掃描,但比手中身份證更重要的,是背後的個人資料庫,令政府能統一現在零散的資料,加速掌握個人身份、背景。
英國政府為了令計劃逾五萬八千億英鎊的巨額投資「有落」,拋出來的方案,如出售部分資料給商業機構,固然令關注私隱權組織擔心不已, 而要求市民分擔其支出,就令連那些對私隱問題不太擔心的,也認為政府要拿我的資料和私隱,甚至可能拿來與別的機構分享,為什還要市民「找數」─平均每卡約一百七十至三百多英鎊的成本,並不是個小數目?
恐怖襲擊大概令國會和輿論反對智能身份證的力量減少了一些,政府要加強監控能力,智能身份證和中央資料庫的存在會有幫助,以後法案要通過或會易了一些。
刊載於《信報》2005年7月11日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