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15, 2009

如果… 高錕教授會怎樣說?

「…諾貝爾獎效應讓我們看到說甚麼沒有人才,都是部分人對香港資源分配短視的借口,也令香港人再思考,我們是否對科研重視不夠,資源投放不足。 」

高錕教授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消息,令香港的報章終於可讓正面的好消息,難得一見地佔去多點的篇幅。

筆者有幸在 1997 年回歸前認識到高錕教授。當時他已離開了中文大學,我們在當年電訊管理局下的資訊基建諮詢委員會共事,及後也一起參與改革香港域名管理的工作小組,由高錕教授擔任主席。雖然域名管理制度並非他的本行,但他仍很落力「學習」。還有筆者印象深刻的一幕:當年我們與政府官員一同參觀公共服務電子化的外判商,筆者重申提出反對政府單一外判,高錕教授也在場表示同意,但結果政府一意孤行,多年後不出所料成果不善,政府結果要收回營運權,重頭開始,這也是後話了。

認識高錕教授時,不說真的不會知道他是甚麼「光纖之父」,因為他真的完全沒有架子,友善非常。近年中大的朋友們,提起高錕教授也必想起他對學生的開放、愛護態度,後來者已經不再了。就是現在,高錕教授患有阿滋海默氏病,在電視上看見這老人家真像我的記憶中一樣「笑口常開」,不過再增幾分天真,有點似個快樂的老頑童。上天就是這麼愛開玩笑,高錕教授這樣的腦袋,偏偏要讓他有這個病,是要告訴世人甚麼訊息?

高錕教授獲得的是諾貝爾物理學獎,但他本行其實是電機工程師,發明光纖也是應用科學例子,反映諾貝爾獎更肯定應用研究的重要性。諾貝爾獎效應讓我們看到說甚麼沒有人才,都是部分人對香港資源分配短視的借口,也令香港人再思考,我們是否對科研重視不夠,資源投放不足。

剛好全球大學二百強排名公布,小小香港有五所大學入圍,一方面證明我們的實力,但評論亦同時指出香港的大學為了排名過分注重出版論文和被引用這些「分」之道,未必有機會讓學者作長遠有影響力的研究。如果高錕教授腦筋如前,今天他會怎說?

諾貝爾獎是有它的魔力的,像筆者就讀的大學,當年有一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教授,整家學校好像立刻提升了層次,筆者即使不是修化學,每次就是經過化學大樓也感到一份光榮、敬仰。如果高錕教授今天還可以拍一段短片,擺上 YouTube 透過他發明的光纖傳送的互聯網發放,他會怎樣鼓勵年青人投身科學研發工作?

我們香港需要的是利用這次機會,真正建立和深化重視長遠發展科學,以及崇尚科學精神的社會與文化,像高錕教授曾說過:「不要相信專家,他們通常是錯的。」看我們的教育制度能否培育另一位高錕,還看我們能否學習教授怎樣包容,如何鼓勵獨立思考。

刊載於《Hitech》 2009年10月15日

2 Comments:

At 1:53 AM, Blogger h said...

Indeed. When virtually all the top students of every class join the business school, you can't expect innovations.

 
At 8:49 AM, Blogger Henry Chan said...

Hi, all,

Please note that there are other top universities ranking list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http://www.arwu.org/rank2008/ARWU2008_A(EN).htm)

(Top 200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 http://www.4icu.org/top200/)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