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30, 2005

香港創業活動處轉型階段

Hong Kong was recently ranked third to last in an international survey about entrepreneur activities. While things may not be really that bad as the ranking (not comparing apples to apples) would indicate, there are indeed many areas we need to improve in order to remain competitive: quality of human resources, SME policies, funding mechanisms, market access, etc.

香港創業活動處轉型階段

~~~~~~~~~~~~~~~~~~~~~~~~~~~~~~~~~~~~~~~~~~~~~~~~~~~~~~~~~~

  上星期創業研究組織「全球創業觀察」公布一項合作研究結果,指香港的創業精神和創業活動率屬於低,在研究涵蓋全球三十多個地區中,排名倒數第三。

  報章一向喜歡報道這些有關香港國際排名的研究,這次的焦點是香港與鄰近的深圳的比較,因為深圳排名第十;例如,研究從電話訪問推算出深圳有11.6%的人曾嘗試創業,但香港只有3%。從2002年上次調查至今,香港的「分數」跌了0.5,深圳卻上升了1.1

   如果只看表面,香港的「表現」不很理想。不過,當我們發現高踞榜首的冠亞季軍是秘魯(難道他們真的名副其實精於秘撈?)、烏干達和厄瓜多爾,而榜末(即 比香港更低)的還有日本時,就會合理地懷疑,發展中地區可能在研究中得分會偏高,硬把香港與秘魯等比較,也並非蘋果比蘋果;加上,研究委託各地本土機構做 調查,結果一致性是存疑的;不過,香港亦實在排於英美,甚至規模相近的新加坡(5.7%)之後,原因也值得查找一下。

  負責香港部分研究的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指出,低創業率雖然代表經濟穩定,但創業活動往往有助引入新的技術和理念,創造職位和新工種,所以低創業率不利於職位更新及技術傳入。香港創業的主要障礙是成本高、缺乏創業教育、產品開發與市場脫節以及融資途徑不足。

市民寧在大企業工作

   筆者認為可以替以上學者結論作補充的,是香港的創業活動正處於一個轉型期,因而也影響了港人對創業的信心和意向。以往在香港經濟起飛時期,創業多是製造 業、出口相關或比較內向性的服務業,如開設零售、飲食店等,但在今天,香港服務型經濟下,內向式創業的競爭力大不如前,對外的話,又要面對中國內地體制、 成本等各方面與香港的差異和競爭。

   此外,香港的各行各業甚至跨行業的營商環境,都愈來愈為本地大集團壟斷,這無疑直接或間接地令有意創業者三思,難怪今次調查發現很多人都寧顧為大企業打 工!香港的反壟斷政策多年來原地不動,連一向保守的新加坡與中國大陸都已經超越了我們,看來香港的競爭政策改革真是刻不容緩了。

   深圳與香港相比之下創業率較高,是可以理解的,除了以上說香港經濟相對穩定之外,深圳市民差不多百分百是外來人口,比戰後香港更有過之,移民人口肯定比 較肯接受風險,與「居安」的港人心態上必有分別。不過,不同地區在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可有不同的發揮,香港今天依然要鼓勵創業和創新活動,但不應只看量,更 要看質,要令創業的成功率能達到更高。

須改善人口素質

   香港現在面對最大的危機,應該是人口素質,作為一個小型經濟,外來移民帶來正面衝擊是很重要的,例如戰後來港的商家和資本、殖民地時期起的外國專才引入 的國際視野,以至在經濟快速發展期大陸移民為香港提供所需的勞動力。今天的香港,在全球化、知識型經濟下,反而全民受過教育的平均年數比發展國家低;深圳 有計劃地招攬「海歸」落地,新加坡政府亦有專人訪問該國在各地留學生,並提供資料及協助,香港卻連聯繫海外留學生或專業人士的政策都從來沒有,更遑論向回 流者或畢業生提供創業投資基金或任何稅務優惠鼓勵,反而新移民差不多一面倒地屬低教育、低技能人士。如果不積極政善人口素質,他們所能創業的,很難在今日 社會中競爭。

重塑中小企定義

   最後,香港政府近年雖有協助中小型企業的措施,但卻局限於過時的中小企定義。政府定義的所謂中小企,製造業僱用一百人以下,服務業五十人以下,這些界線 劃得太窄了,令中小企支援政策不能幫助到很多有需要的中型企業,而小企業又大多未必有足夠競爭力。把中小企支援政策範圍擴大,也會對改善創業素質有利。

刊載於《信報》2005年5月30日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