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27, 2004

要等待運氣?還是創造新環境?

Good luck: isn't that what we all want? Is there such a thing, or is it all around us, just wanting for us to create the conditions to collect it? Some thoughts came to me, after reading the little story book called, what else, "Good Luck".


要等待運氣?還是創造新環境?
~~~~~~~~~~~~~~~~~~~~~~~~~~~~~~~~~~~~~~~~~~~~~~~~~~~~~~~~~~

  筆者剛讀完一本書,書名叫《Good Luck》(中譯《當幸運來敲門》),這不是木村拓哉日劇的小說,而是一個尋找魔法四葉草的故事,不過四葉草沒有赤沙印記,也無遇到劍尖,只是二位西班牙市場推廣顧問及大學教授所寫的寓言故事,該書的副題是「創造在生活和商業上成功的條件」。

  故事的背景,有點像《魔戒》,述說黑白二位武士,得到好巫師指引,要到神秘森林尋找五天後將生長出來、能為主人帶來無限運氣的四葉草;途中他們尋訪最清楚土壤的地底小矮人、掌管水源的湖中女神、最具智慧的杉樹神和萬石之王石祖,黑武士本來已覺任務是大海撈針,之後更從他人的口中,聽到四葉草根本從來未曾在森林生長過,他愈來愈沮喪,埋怨交不上運氣,但白武士就向每人查問為什麼四葉草在森林長不出來,結果他稍為改變環境,隨便找一塊地,就真的長出了魔法四葉草,白武士得到了無限幸運,黑武士鬱鬱而終。

空空如也的經濟

  香港人、政府、各行各業,甚至整體香港本身,往往真像黑武士,常常只在「等運到」,而忘記為了成功,就要自己親手創造出所需的環境;或是只懂埋怨別人對自己不公平,或者在等中央再次出手。

  故事教訓之一,是機會並非來自運氣或巧合,反而一直都在等我們,只差我們有沒有創造成事的環境;國際市場一直在等,香港有沒有更積極地面對?反而,政府等中央幫完再幫,集中發展旅遊雖好,卻只屬被動地等人家來幫忙;主導經濟好轉的出口業,也不是香港製造的,財閥主攻本土地產發財,勞工領袖也只想最低工資,空空如也的經濟、產業政策,好像是太沉重、太長遠了,沒有人理會,這豈不好像黑武士般等運到?

  香港的資訊科技產業也一樣,在中國以至全球的機會,一直都在等著我們,但我們有為自己創造正確有利的條件嗎?換句話說,我們過去以為有優勢的地方,是否真是今天我們可賴以成功之處?我們承認中國市場的潛力,但又是否充分了解香港自己的能力,還是盲目追求?在我們的行業找尋機會過程中,知道方向嗎?是誰在提供領導?是政府或產業,還是各師各法,毋須方向指導?

  未來的二星期間,香港的資訊及通訊科技業界人士,將有兩個大型和重要的機會,為這些及其他問題找答案。首先是12月2日粵港二地政府在珠海舉辦珠三角軟件產業論壇,12月4日則在港由本港四主要商會及專業學會主辦,首次由業界發起的「數碼21策略集思會」,得到政府、數十業界組織及大學等支持和參與,就產業發展、人力資源及電子政府這些重要議題,希望像《當幸運來敲門》的白武士般,從討論覓出方向,知道怎做才可得到我們的幸運四葉草。

創造運氣不能拖延

  筆者衷心希望,這項工作能成為積極的第一步,須知道,很多人都渴望得到運氣,但努力追尋的卻很少,而且,要創造得到運氣的條件是困難的,是辛苦的,但卻也是不能拖延的。

  筆者忽發奇想,為什麼我們只能看舶來的《Good Luck》、《誰搬走了我的乳酪?》這些小故事書,每本保證一小時內讀完,但英文版的《Good Luck》在三聯書店可以賣二百一十八元,我們能否以中國傳統和文化,寫個神仙或武俠故事,包裝為管理學書籍,例如少林方丈差遣弟子下山,找出能讓人刀槍不入、天下無敵,傳說中的天山雪蓮或者千年靈芝,「幸運」的話,可能像《臥虎藏龍》打入國際市場,翻譯成英文暢銷書喔!


刊載於《信報》 2004年11月25日

Friday, November 26, 2004

Presentation in Guangzhou's Tianhe Software Park on global outsourcing market

Today, I led a small delegation of Hong Kong companies to Guangzhou, and I made a keynote presentation in the Tianhe Software Park to companies there about the opportunities to cooperate with Hong Kong companies to target the global outsourcing market. This event was jointly organized with the Tianhe Software Park, and our delegation was jointly organized by the Hong K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ederation and the 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as part of our software outsourcing program funded by the SME Development Fund of the Trade and Industry Department.

Click here to download my presentation.

Thursday, November 18, 2004

Gmail支援POP對用戶更有利

Can't live without emails these days. So here's my user's perspective on Gmail and its new POP support.


Gmail支援POP對用戶更有利
~~~~~~~~~~~~~~~~~~~~~~~~~~~~~~~~~~~~~~~~~~~~~~~~~~~~~~~~~~

  對大部分互聯網用戶來說,電郵始終是最重要的應用,隨著網絡速度改善、無線服務和器材的出現,電郵「隨身走」,改變了不少「網中人」的通訊習慣,提供方便之餘,有時也引起一些問題和煩惱。

  本來,因為無線區域網的普及,全城很多公共及商業地點和辦公室,都已可讓具無線區域網支援筆記本或電子手賬接駁上網;不過,由於在公共地點提供無線上網屬收費服務,在市內設有最多無線區域網熱點的電訊盈科網上行,應用自然較為方便。因為垃圾電郵氾濫的原因,很多互聯網供應商除了在電郵伺服器設置過濾處理,更限制只容許以本身互聯網供應商的用戶,以這供應商的SMTP電郵伺服器發出的電郵,方可通過。正因為最大的商業寬頻提供者也是電盈,如果用戶不是網上行用戶,即使能接駁上人家開放使用的無線區域網,往往也因為互聯網供應商不同而只能上載網頁和電郵,而不能從自己的戶口發出電郵。

新方法用戶尚未習慣

  要繞過這限制並非不可,但比較麻煩,最簡單的方法只好改用網頁電郵(webmail),就如一向不少用戶在外遊時,為了方便在公共地點查看電郵,和在較低上網速度下選擇地開啟電郵閱讀,都會用這方法。

  可是,無論使用互聯網供應商或免費網頁電郵(如Hotmail、Yahoo!等),都有一個問題,就是電子郵箱的容量太小,今時今日垃圾電郵之多,加上愈來愈多人習慣把大型檔案寄來寄去,完全不考慮收件人有沒有寬頻和郵箱有沒有儲存上限,為收件人帶來不少麻煩,浪費不少時間,因此,今年Google推出Gmail,是用家的一個大喜訊。

  Gmail容量高達1GB,Google指出,用戶以後也不用再刪除電郵,雖然這有點言過其實,但有1GB的彈性,一般用戶真的不用太擔心,不似筆者就為了怕郵箱爆滿,需要保持每天在互聯網供應商的戶口下載數次電郵;難怪Gmail推出後,Hotmail和Yahoo!都相繼把免費電郵存量增加至250MB。

  不過,從使用一般電郵界面如微軟Outlook甚至網頁電郵如Hotmail等轉至Gmail,也要習慣一下。Gmail最大不同之處,是沒有了收件夾(folder),取而代之的,就是Google最著名的搜尋功能,不過,相信絕大部分用戶尚未習慣這新方法。

自動轉寄再行閱覽

  Gmail的另一個特別之處,是並不提供POP(郵局通訊協定)接入,用戶不能把Gmail郵箱內的電郵下載至電腦上的電腦程式如Outlook內閱覽,筆者本來想像,Google這個做法,是要用戶預先習慣全時間、全方位寬頻上網和無限網上儲存量的未來;不過,這情況也即將改變,因為Google已經公布支援POP,用戶可把Gmail內的電郵下載至電腦上的Outlook等工具,即使不在線時,亦能檢查郵件。

  筆者想到,利用Gmail的POP功能之另一好處,是用它那1GB來迴避本地互聯網供應商那只有數MB儲存限制,先把互聯網供應商戶口所收電郵自動轉寄(forward)去Gmail那裏,有空再慢慢下載到電腦閱覽,這我們這些收太多電郵的人,才有機會真的放個大假喔!


刊載於《信報》 2004年11月18日

Saturday, November 13, 2004

本港須建立醫療健康資訊網絡

Hong Kong's public healthcare system may be failing us in not fully developing its IT potentials. A comparison with Taiwan's nat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may give us some insights.


本港須建立醫療健康資訊網絡
~~~~~~~~~~~~~~~~~~~~~~~~~~~~~~~~~~~~~~~~~~~~~~~~~~~~~~~~~~

  明愛醫院本月初發生了一宗慘劇,一名皮下軟組織受感染的女病人,院方懷疑在未查證其藥物敏感紀錄前,為她注射了抗生素,令她在四個多小時後不幸去世;院方在病人死後才發現其藥物敏感紀錄;院方指出,一般在處方藥物前,會詢問病人有否藥物敏感,這次有人為錯誤的可能。這次的悲劇令人想到,在今時今日電腦網絡時代,普通網民要查證什麼都能「google」一下,人命關天的程序,竟然倚賴院方人員口頭詢問病人,實在兒戲得叫人吃驚。

  巧合地,日前台灣生署署長公布,決定撥款新台幣三億九千萬元(即約九千萬港元),推行今年7月宣布、由明年起推動、為期五年,由生署中央健保局執行的「全國醫療健康資訊網絡基礎建設」(Nat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NHII),計劃建構全台醫療建構院所的資訊網絡基建,估計整個計劃將帶動未來五年共九十億元的巨額工程,先期規劃已於本月9日開始招標。

醫管局應有系統發展藍圖

  據稱,計劃將推動各醫院,把其電子病歷透過互聯網整合,包括病歷資科、X光照片、心電圖、核磁共振掃描、驗血驗尿,都納入網絡;NHII將分為「專案整合規劃」、「產業推動與發展」及「資訊系統整合」三大子項目。NHII的專案建議書已經發表,其策略包括深化電子健康紀錄、建立生醫療資料共通資訊平台、發展新興健康服務產業、醫療網絡認證機制、健保IC卡的整合、新一代醫療與影象資料交換標準的更新、通訊安全規範、個人化健康管理系統的建立及家居護理醫療器材的提升等各項目。

  香港在網絡基建、智能卡、資訊安全等方面都發展得非常成熟,理應加強應用在醫療保健才對。筆者亦知道及相信,香港醫院管理局在相關資訊科技的投資開發,部分範圍並不比台灣落後,但有些地方卻大有可改善之處。

  首先,醫管局及生署在這方面的公眾透明度不足,從未諮詢或公布醫療資訊系統和服務未來發展藍圖,局署的系統和資料庫甚至不完全相通;病人資料聯網和個別公立、私立醫院的參與程度,以及系統發展方向和步伐,屬重要病人權益事項,醫管局有責任向公眾清楚解釋現況及未來發展路向和時間表。

  第二,台灣的生署把其發展與當地產業發展配合,而並非只視為一項採購;相反香港的公共開支,過去政府當局除了保障價低者得及公平性外,甚少主動配合支援本土產業發展;雖然近年管理資訊科技政策當局,在這方面已經有所改善,但始終仍然有些盲點,直接地說,就是醫管局和房委會這些獨立行政機構王國,若然留意政府的資訊科技發展策略,過去都避重就輕地較少提及在醫療及公屋這些重要及擁有龐大預算的這些範圍,質量也不能代為其定下發展目標,這種情況,極之不健康。

減少壟斷增加交流

  第三, NHII的招標規定,不允許各分段計劃落入同一家公司手中,但先中標的公司能參與後績計劃的規格制定;筆者並未了解詳情,不能說其好壞,但台灣當局明顯不希望一家企業壟斷,也鼓勵技術交流及轉移,至少這精神也值得港府參考,有助香港業界對政府項目的均衡參與。

刊載於《信報》 2004年11月11日

Monday, November 08, 2004

「市場主導」其實是落後市場

Is a market-led economic policy up to par in today's regional and global competition for Hong Kong? I would argue not, and the Government must be more proactive and create a technology-based export sector in order for Hong Kong to remain competitive.


「市場主導」其實是落後市場
--------------------------------------------------------------------------------

  在2004至05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演辭中,財政司司長唐英年說過,「自由市場經濟一直是香港成功的基石」,並說他深信經濟發展應該以「市場主導、政府促進」為基本原則。筆者要在此提出,過分的相信及倚賴這個原則,並不合時宜,而且對產業發展,尤其不利。

  個案一:台灣在約四十年前起,政府主導發展電子產業,至今成績有目共睹,成為出口帶動領導全球的產業,有了數十年投資的結果,台灣能登上一浪接一浪,從電腦零件到母板,從記憶體到晶片,從個人電腦到筆記本以至流動器材;沒有電子業這類創新、增值產業,台灣今天可以倚靠什麼?農業?旅遊?「服務業」?這些都不是出口為主,不能達到規模效益。

南韓憑信念創奇

  如果我們認為,香港現在才開始已經太遲,請看個案二:南韓在短短不足十年之內,互聯網使用率從3%增至75%,絕大部分已在享用廉價的20Mbps寬頻上網速度,但他們的政府仍然未滿意,現正把國家的資訊高速主幹速度提升,要以50Mbps直達用戶家中,至2012年更希望增至100Mbps;老實說,沒有人知道,100Mbps除了極速下載電影外還要用來做些什麼,但南韓政府和產業就憑一個信念,到時那些應用就會出現,就像之前南韓突然地成為全球網絡遊戲的領導者一樣。

  除此之外,南韓政府將在2007年前建成一千萬個智能家居,即「八萬五」的一百一十七倍之多,首一萬三千個今年底前將落成;在2006年起,衛星寬頻技術讓南韓人能在九十哩時速下極速下載數碼電影或電視。南韓本土瘋狂發展的結果,令其本土生產技術和文化產品出口迅速成長,三星能超越日本的新力,「韓風」席捲亞洲,這些都並非偶然。

  筆者曾經把南韓的經驗與一些政府人士分享,他們只說香港的規模不能與南韓比較,真的嗎?南韓與珠三角人口相若,沒錯,香港現正面對財赤,但當年南韓總統金大中開始集中投資高科技時,也正值金融風暴蹂躪。所以,不能說香港缺乏條件,香港的問題,是領導真空。台灣的高科技發展始於近四十年前,香港是否已經太遲?筆者相信仍不太遲,南韓能,香港和珠三角為何不能?只不過,起步愈遲,要花的力氣就更要大。

  「市場主導」已經變成落後市場的美麗代名詞,須知我們區內的對手們,如南韓、台灣、新加坡,甚至中國大陸,都不甘於被動地「政府促進」,我們人在江湖,可以固執不變嗎?

舊有規條未必有效

  香港和港人一向以靈活變通自居,但不知為什麼,回歸之後,我們都以保留1997年那一刻為最高原則,這些所謂「市場主導」、「積極不干預」等,忽然變成了神聖不可侵犯的戒條。政府要領導市場,可惜也得不到其他方面的合作,例如政府搞了數碼港和科學園,但至今立法會議員質詢的,傳媒報道的,都只是其租用率,有誰關心這些領導和帶動市場建設的成效?

  政府也不是完全沒有做領導市場的行為,例如興建迪士尼樂園就是個好例子,但一如數碼港,政府將起樓,但別的遠景策略欠奉,換句話說,政府與商界一樣,只懂搞地產,不熟不做;高科技不懂,香港政府也沒有台灣政府四十年前派員赴美學科技取經的決心。

  香港的經濟愈來愈內向,有入(如自由行)無出(口),產業增值下降,在全球工業鏈角色漸漸消失,未來令人擔心,過去即使行之有效的一套,未必今天或未來一樣有效,恐怕也不能再協助我們未來競爭。

刊載於《信報》 2004年11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