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30, 2007

又一位皇后倒下來

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流年不利,又一位皇后倒下來了,這次是皇后戲院,今晚是最後一夜,再見!

以後,陸海通大廈將重建高樓,皇后大道中更塞車、空氣更差,那是後話。

更多圖片

Saturday, September 29, 2007

香港電台開放日


今天去了香港電台開放日,雖然對港台並不陌生,但也很enjoy,不過看見港台設施老化,更令人清楚看見政府陰乾之惡毒。


必定推薦,是這段live「心戰室走入群眾」video,真係好好笑,又抵死,必看之選!

更多圖片

《e個世界》:科技界性別歧視?

本星期我在香港電台第二台e個世界》(逢星期六下午六至八時)節目中,讀出以下錄音環節(第一小時擋案 15:10-18:30),題目是「科技界別歧視?」,請收聽

Berners-Lee challenges 'stupid' male geek culture

Friday, September 28, 2007

中國狗肺

葉劉淑儀昨天宣佈參港島區立法補選,今天信報余錦賢寫:

關於這場選戰,隨着葉劉在記招上正式就廿三條道歉及贊成2012年普選特首,陳太所揭櫫的「民主與非民主之戰」,勢將演化為「真民主與假民主之戰」,以至最終激化為一場關乎支持「香港良心」抑或「中國狗肺」的「人格誠信大戰」。

請選擇:
A. 香港良心
B. 中國狗肺

Hong Kong Bloggers Group Dinner (9.28.2007)


Photo by Dominie Liang

Hong Kong Bloggers Group Dinner -- Sep 28 2007 (CNET Asia Community Blog Entry)

My pictures

《支持緬甸人民爭取民主運動 》燭光晚會



更多圖片

Thursday, September 27, 2007

為PMIHK講醫管局項目管理

今晚為PMIHK作講員,題目是"Project Management Practice in Hong Kong Hospital Authority"。

感謝醫管局同事協助準備內容!

Wednesday, September 26, 2007

2007.10.7 創世界紀錄,撐一二普選: Raindrops Keep Falling On My Head


爭取2012普選唔單止靠您對腳,仲要靠您一對手。誠邀各位參與在107日下午一時正,在維園足球場用雨傘撐出2012預早在網上登記,我哋會保證您成為創紀錄嘅一份子,仲可以得到一把雨傘同埋參與證書,

先到先得。一件咁有意義嘅盛事,點可以無咗您參與? 快啲填上您嘅姓名、電郵同埋電話號碼登記:http://www.2012us.com/register.php

詳情:
活動名稱:創世界紀錄,撐一二普選
日期:二零零七年十月七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一時正
地點:維多利亞公園硬地足球場

及早登記,創紀錄預埋你!
記住三點鐘仲有撐普選大遊行。

English version

Tuesday, September 25, 2007

Backchat: Democrats' Debate, Burma and Batman

This morning on "Backchat" on Radio 3 of RTHK, the first topic that Hugh Chiverton and I discussed with our guests, Prof Joseph Chan of the Civic Party, Hon Albert Chan of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and Hon Sin Chung-Kai of the Democratic Party, was the democrats' primary debate last night for the Hong Kong Island by-election -- whether it has brought the pro-democracy camp closer or not. Then, we also talked about the recent development in Burma with the protests by the Buddhist monks, and if the Government gives too many preference to foreign filmmakers -- with Batman coming to town soon. Click to listen here.

Links:
Free Burma Coalition
Burma Campaign UK

Monday, September 24, 2007

港島區民主派補辯論

今晚的港島區民主派補辯論大會,我也在場見證這個歷史時刻,但身份是工作人員(所以無份投票),擔抬顯示計時的LCD芒,協助一下負責計時的同事,總算是IT界貢献。

比較陳太勞永樂的表現,前者有點生硬,幾次食螺絲,後者則明顯地只是做一場show,但準備也看得做得較足,而整個過程並沒有深入辯論,很多議題只是輕輕表態而已,與三月特首逸選辯論很不一樣,而且因為在場投票其實都是民主派,而兩人正分別代表民主派內最右和最左極端,所以,相信沒有多少投票人真的會受兩人辯論技巧影響。

我覺得比較有興趣的,是勞永樂一直為自己過去辯護,更說自己三十多年服務基層社區,就是參與民主,以前選功能界別,是走了捷徑,2004年輸了才醒悟過來,聽來好像也算能為自己開脫,但事實上邏輯是講不通的,以前走捷徑時,他根本不是民主派也不支持民主,走捷徑是為了權力,輸了才「發現」民主,追求權力和追求民主,是兩回事,不能把之前服務社區也說成爭取民主的紀錄,民建聯也做了很多服務基層工作。所以,別說那是場屎戲而不是好戲,勞永樂根本沒有資格叫民主派放棄功能界別。

勞永樂與社民連叫人不要參加十月七日其他民主派議員搞的「撐普選」活動,但又說爭取民主是慘痛和無妥協的,要上街爭取,完全自相矛盾,理由很簡單,為了標奇立異,是市場定位手法,目的只是為了爭位,而社民連走最極端路線,無可能從保皇黨搶到位,只會搵番「民主派的兄弟姊妹」嚟搞。我說這麼多,你也清楚看到,我不認同社民連。

陳太今晚的確有不少時間講話仍然似官,但無可否認這才是她的「真我」,她還多次自認不了解基層,要多點接觸,真得令人覺得太過謙了,但從另一角度想,今晚明愛會堂內的民主派以基層左傾居多,正好是香港島選區居民的相反,陳太「堅持」較右、較小政府的立場,而不過份為了爭取今晚那些根本不是港島選民demography的代表,不因小失大,應該是正路做法。將來若要與葉太唇槍舌戰,陳太要苦練。


更多圖片

陳方安生中文單張
Anson Chan's English leaflet

Opportunities in Health IT for Hong Kong

"Digital Agenda Forum: Opportunities in Health IT for Hong Kong" was successfully held today with over 150 attendees.



More event photos

開放源碼真義在自由

開放源碼真義在自由

  香港開放源碼軟件中心(
HKOSSC上周正式成立,並得到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資助;香港搞開放源碼軟件的業者,一向指政府支援不足,這次終於在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內成了個家,可算如願以償了,且看業者今後發展如何。 

  中心負責統籌的「方案移植開放源碼平台技術支援計劃」,目的是「為香港獨立軟件開發商提供技術和市場支援,把現在的軟件方案移植到開放源碼平台,從而打開香港和中國開放源碼市場」。針對香港開放源碼軟件和技術人才不足問題,中心會為成功申請獲得支援的香港軟件企業提供技術顧問和支援,以及方案移植技術培訓。 

  筆者與開放源碼軟件也不算新相識了,當年在大學初學電腦時用的是加州大學軟件授權條款下的BSD Unix,十多年前開始搞互聯網供應商時的伺服器也是採用BSD Unix,現在使用的瀏覽器主要也是Mozilla Firefox,不過,筆者也不是不用商業軟件的,由微軟視窗至蘋果 iTunes,沒避也避不了,也算是平衡參與了。 

不宜干預市場 

  平心而論,若說香港的開放源碼軟件產業發展未如理想,是因為香港政府沒有像中國大陸政府般以政策支持,甚至傾向採購開放源碼軟件,實在有欠公道。香港制度奉行自由市場經濟,不宜像內地般干預市場運作,而且,內地盜版盛行多時之後,規範化後卻走向不用向外國商業軟件公司付費的開放源碼軟件,雖說有什麼安全理由,但其實市場多數的應用也非涉什麼機密,目的大抵只是「點都唔畀錢」,有點輸打贏要的感覺。 

  最大的問題,也是令真正自由軟件支持者氣餒的,是不論在內地或香港也好,多數自稱搞開放源碼軟件的,也未弄清楚開放源碼的真正精神,不是在於「免費」,是在於「自由」,雖然兩者英文都是“free”;更甚者,這些業者只熱中於把開放源碼軟件「收費」,以為只要比商業軟件售價便宜,就當是開放源碼之道了。 

  其實,“free software”指的主要是「自由」,並非「免費」,而自由概念應包括不同程度上使用、研發、再改進和再散發的各種自由。軟件最好還是免費,只在有關服務收費;當然,這是最「開放」的概念,不同程度的開放授權條款,也可能包含較多限制,尤其利用開放源碼作為商業軟件,其實,已經不完全是在依從開放源碼的精神了。收費比別人的商業軟件便宜的商業軟件,仍然是商業軟件。 

  根據政府早前數碼21資訊科技政策諮詢文件所指,「政府一直鼓勵採用開放互用的標準,造就了跨技術平台和跨市場的發展機會」。既「開放」亦「互用」(interoperable),並不過分傾斜於所謂開放源碼,給予商業軟件公平市場競爭機會,在香港作為自由經濟環境及國際財經中心來說,是合適和務實的政策,而事實上,市場亦很懂得選擇,例如在伺服器操作系統方面,各種LinuxFree Unix版本一直也佔有不錯的市場佔有率,在部分開放源碼應用軟件範疇內未得更廣泛接受,其實包含很多因素,例如「總擁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其實反而較高、有關人才不足等。 

  像香港開放源碼軟件中心這樣作為產業支援組織,若克制地保持集中支援業界在技術能力方面的不足,是正確的方法,但最好仍不要發出令市場以為開放源碼和商業軟件之間有傾斜某一方的錯誤訊息,尤其這些「開放源碼軟件」其實也是商業軟件,除非廠商真正奉行自由軟件精神,自由分發、分享。 

推動知識共享 

  反而,香港須更新我們的知識產權概念。我們的創新科技發展政策,應加強灌輸可供公眾自發分享的「公共知識」的知識產權概念,鼓勵更多開放、免費分享的資源、資料及知識的形成,例如協助發展「知識共享」體制,以及支持發展開放、免費、教師共同創作、分享的教材內容(像wikibooks)等,加上現有相對已算完善的知識產權法律,希望能發展出平衡創意環境及版權保障需要的有利條件。

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2007年9月24日

Saturday, September 22, 2007

普選在香港:綠皮書及以後

今天去了香港大學 法律系 比較及公共法律中心的普選研討會("Universal Suffrage in Hong Kong: The Green Paper and Beyond")。

科大 成名教授清楚有力地提出各種民主普選對經濟發展以至政治問責的好處的研究證據,學術上比昨天聽潘維教授講的客觀和紮實得多,而他所提出的資料中較有題的更包括香港後物質主義文化的興起與民主訴求的關係,後物質主義要求自由、更大政治參與,和要求政府決策尊重民意,而香港在後物質主義排名原來已高達全球第六。

在另一個有關普選法律觀點的部份,來自西安交通大學易顯河教授發言內容顯然有點零碎,為拖延民主發展找藉口時欲言又止,只勸我們耐心點,十幾年在歷史上不算長,中國五千年歷史還在等,香港好得多了,嘩,咁都得?法律理據久奉,說的都是主觀「阿爺的話」,此君護法功力差矣。但他也提過,中央若真的要求愛國愛港(當然是中央決定係唔係)才能當選是可理解的;難怪聽說共產黨不怕選舉,只要預知結果。

相反,其他來自海外的學者才能至少引經據典提出些法律理由及觀點,但中文大學
政治與行政學系戴大為(Michael Davis)教授與易教授至少有一共通觀點吧,就是這些對普選的爭議其實只在乎於要把某些人拒於門外,其他講乜道理也只是借口。

陳方安生發言短片
陸恭蕙發言短片

《e個世界》:電子市場推廣

本星期我在香港電台第二台e個世界》(逢星期六下午六至八時)節目中,讀出以下錄音環節(第一小時擋案 14:35-19:00),題目是「電子市場推廣」,請收聽

Friday, September 21, 2007

中國目前的社會政治議題及主流思潮

今午應中央政策組邀請,參加了「中國目前的社會政治議題及主流思潮」研討會,發言為香港中文大學 政治與行政學系 系主任王紹光教授京大學 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 潘維教授。王教授是留美的內地學者,講題借語自Karl Polanyi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的著作“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s”,分析中共立國後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互動關係,從1984年前,倫理經濟下的分配體制,至1984-99年改革開放後,以效率和經濟增長優先,但國家卻沒有承擔推行社會政策的責任。

這時的「市場社會」,由之前的「大鑊飯」變成「分灶吃飯」,反而什麼也不平等,嚴重社會問題相繼地惡化,直至王教授認為在1999年有再分配體制及社會政策出現,國家開始承擔起提供經濟及社會安全的責任,國家預算支出重點由經濟發展轉向處理教育、醫療、褔利等問題,城鎮和農村的低保」,像「綜援」式地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王教授指,除了現在中國經濟能力許可外,政府也有了政治意願這樣做。

潘教授則主要集中討論中國政治,認為中國需要發展自己的政治文明,走自己的路,與西方的不一樣,才能解決政府面對的正當性危機(legitimacy crisis),有點像我們常談的管治問題,不過,也許是我不太懂這些政治理論,總聽不出具說服力的理據,反而覺得只是在勉強地自圓其說。潘教授亦主觀地否定民主有助解決社會問題,說在很多落後國家如此,在歐美社會進步也非因民主制度,以致也有與會者發言反指,不能拒絕承認普遍世界文明價值。

Thursday, September 20, 2007

香港互動市務商會成立大典


香港互動市務商會
更多圖片
更多圖片(HKAIM)

Tuesday, September 18, 2007

與IT界的綠皮書聚會

我和李澤楷主辦,十多位IT界選委、單仲偕議員和百多位界別朋友參的聚會完滿結束了,我們收到的訊息是,香港是"ready for"普選的,我們邀請了余若薇議員湯家驊議員到場,他們也向在場嘉賓簡單發言,而我們給界別的請求是,把對政制發展綠皮書的意見向政府反映!回應的電郵地址是:views@cmab-gpcd.gov.hk。

Backchat: Air pollution, IT and dog-eating pythons

This morning on "Backchat" on Radio 3 of RTHK, Hugh Chiverton and I discussed with our guests over air pollution in Hong Kong, IT policies (with Chester Soong of the Hong K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ederation) and dog-eating pythons. Click to listen here.

Monday, September 17, 2007

免費取消接收服務

九倉電訊屬下的電子啇貿公司WeB剛最新推出了一項「免費取消接收服務」,免費向出電郵推廣信息的企業提供,方便其依從新法例要求,對中小企尤其正好合時,我和香港互聯網協會都非常支持!


更多圖片

施政報告資訊科技及廣播政策建議

今早與單仲偕議員和五位IT Voice選舉委員,一齊舉行了一個記者會,公佈了我們對行政長官快將在十月十日發表的施政報告,有關資訊科技及廣播政策的共46項建議。

新聞稿
施政報告建議全文

政制諮詢不能瞞天過海

政制諮詢不能瞞天過海

  《政制發展綠皮書》諮詢已經進入最後一個月,但城中討論並不熱烈,政府策略上要淡化諮詢,經已奏效。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上周在一個資訊科技界專業學會周年晚宴上「推銷」諮詢,但一條問題也沒有人提出。是沒興趣不關心,還是明知只會浪費時間?  

幸好,筆者相信也知道,業界並非不關心、不支持民主,只是有人在簡單的一人一票雙普選之上加鹽加醋,簡單複雜化,市民被弄得頭昏腦脹。


  政府不要以為可以就此瞞天過海,終極了結,政制是沒有終極這回事的,民意永遠是最高決定權力,出賣了次貨是要負責任的。

  筆者對現在政制發展諮詢的最不滿之處,是政府企圖利用去年策發會,以及其他團體的各種建議,構出各種不同方案,而這些方案中不少是有意偏離簡單的;市民一般理解的和期望的一人一票雙普選。本來是時間表和路線圖的問題,即是說路要走多久和中途要經過那裏的問題,現在竟然有人想把政制發展騎劫去別的目的地,加入選舉委員會各種篩選方法、保留功能界別等,讓市民不留神阻止之,這樣發展後果非常嚴重,關係香港未來管治及社會穩定。

無視國際公約

  在討論中有人說過,香港只不過是國家的一部分,作為地方政府搞民主也要有限制,這樣模稜兩可的警告,是漠視香港普選法律基礎的錯誤觀念。《綠皮書》雖然確認《基本法》45條及第68條,讓香港人「最終達至行政長官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立法會全部議員普選產生的目標」,但卻企圖否定有關《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適用於香港《基本法》第39條的規定。

  特別是《公約》第25條訂明,「凡屬公民、無分任何區別,不受無理限制,均應有權利及機會,直接或經由自由選擇之代表參與政事,在真正、定期之選舉中投票及被選。選舉權必須普及而平等,選舉應以無記名投票法行之,以保證選民意志之自由表現。」政府仍引用1976年殖民地政府保留不實施這條文,堅持「香港的政制發展須達至普選的最終目標是根據《基本法》,而非《公約》所訂定的。」三十年前在中英談判前殖民地政府管理香港的手段,竟被今日特區政府用作借口!

  然而,當年殖民地政府這保留條文的「原意」,只適用於有關當時若然「成立選舉產生的行政及立法局」;至特區成立後,《基本法》確立了某種選舉產生的行政長官及立法會,明顯有異於保留條文的原意,而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也多次指香港的選舉制度不符合《公約》,所以,政府不能迴避《基本法》第39條的規定,和《公約》第25條對選舉的要求,包括選舉權必須普及而平等。應否找英國政府來解釋這條文原意,以正視聽?

  有功能界別的立法會是否普及而平等?《綠皮書》指功能界別能「把工商界和專業界的聲音帶進立法會,並運用他們的專業知識,協助立法會有關立法及監察政府的工作。功能界別議員對社會是有貢獻的。」不過,有否貢獻跟普及而平等,甚至其他選舉制度是否符合國際標準是無關的,加上政府就任何重大政策或法例修訂,根本也必先諮詢相關界別,而非只面向功能界別議員,因此功能界別議員制度的好處,整體上不能抵抵銷其對社會公平、和諧及政府有效管治的衝擊。

均衡參與的歪理

  《綠皮書》又指「功能界別能兼顧社會不同階層利益,符合均衡參與的原則」,然而,「均衡參與」肯定是最具「相反意義」的歪理,不均等的投票及被選權,怎可能是國際法所要求的「普及而平等」?既得利益者不顧一切地希望保留既得政治利益,不顧犧牲政府管治、社會公義、穩定及和諧,其實對自己也沒好處。

  《綠皮書》還說:「若要全面取消功能界別,社會不同界別及其立法會內的代表必然會有反對聲音,難以達成共識。」這話更不合邏輯,因為社會九成以上不屬任何功能界別的市民大多也是延續功能界別的反對聲音,他們豈不也在說,不全面取消功能界別,難以達成共識!政府明顯偏聽既得利益者的聲音。

  作為專業人士,雖然在制度上自己是「受惠者」,但我們仍然應以專業獨立判斷,要求一個更公平、可持續、有利管治和香港社會及經濟發展的制度,而非只顧追求攬着特權。擁抱公眾利益,界別發展才得到整體社會認同及支持。筆者明天合辦交流活動,是為了聽到界別人士的聲音,希望有你參與,聚會詳情請參考這網址:http://tinyurl.com/224g42

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2007年9月17日

Saturday, September 15, 2007

從「普損」到「普選」:綠皮書論壇系列

10.6.2007 公民大論壇
>>網上註冊<<
時間: 上午10:00 - 下午1:00
地點: 中環遮打道3A香港會所大廈15樓(科大商學院)
主題: 從「普損」到「普選」
語言: 粵語
主辦: 公共專業聯盟

主持: 張楚勇 (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部副學部主任)
講者:
陳方安生 (前政務司司長)
盧子健 (資深公共事務顧問)
莫乃光 (公共專業聯盟副主席)
討論 :
司徒薇 (文化傳承監察)、朱凱迪 (本土行動)、
盧思騁 (綠色和平中國項目及傳訊總監)、何漢威 (綠領行動總幹事)、
吳永輝 (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選委)、郭榮鏗 (法律界選委)、
李耀文 (工程界選委) 、韋志堅 (會計界選委)、莊陳有 (社會福利界選委)、
方保僑 (資訊科技界選委)、韓連山 (教育界選委)

9.15.2007 公民社會政制發展論壇


更多「公民社會論壇」的圖片

短片:
公共專業聯盟 副主席 梁繼昌
香港醫學會 會董 謝鴻興醫生
香港基督徒學會 署理總幹事 堵健偉
民主發展網絡 學者組召集人 陳健民教授
新力量網絡 研究總監 葉健民教授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 林瑞麟局長
行政會議成員 張炳良教授
香港可持續發展公民議會 主席 黎廣德
公共專業聯盟 策略委員 陳淑莊

9.4.2007 The Business Forum

More Photos from The Business Forum
David Akers-Jones: "Building Consensus on the Green Paper" (speech)

《e個世界》:Web 3.0?

本星期我在香港電台第二台e個世界》(逢星期六下午六至八時)節目中,讀出以下錄音環節(第一小時擋案 16:35-20:30),題目是「Web 3.0?」,請收聽

Wednesday, September 12, 2007

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

今早代表公共專業聯盟出席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這是三場會議的第二場,IT Voice已在星期一的頭場出席了。今天發言的團體和個人中,支持2012雙普選與反對的各佔約半,但發言質詢的議員就只有民主派,差不多所有其他議員都只齋坐,除了當會議主席譚耀宗(委員會副主席),和最後也忍唔住開口的田北俊,其他人決意要民主派打空氣!

最有火花的,是湯家驊追問民建聯政制事務副發言人黃家維,為何他們從曾經支持07/08雙普選會變成轉軚,黃家維這後生仔不勝招架,黨主席譚耀宗作為會議主席公正不公正也不理了,放下身段,出手(口)維護擋箭,感人!反而曾鈺成一直靜靜坐在打電腦,趣怪。

什麼新界商會和飲食業的代表,狂數功能組別多重要,另外又有人說英國首相貝理雅辭職後白高敦上台也沒有一人一票普選,如此無知加無理取鬧,指鹿為馬,何言以對?既然如此,何不放棄香港非政黨行政主導,依隨英國政黨內閣制?

有人說普選不利經濟,我只好回應,自己好歹也算工商界,我與我的多數行家不認為普選會拖垮經濟,反而有利經濟平衡發展,而這些所謂工商界團體,根本不能代表界別的中小企和大部份不發聲的工商界,他們為的只為不顧一切地保留既得政治利益,不顧犧牲政府管治和社會公義。

有人說,普選像天,是高攀不到的,更不能一步登天。回歸十年了,請告訴我們還要多久才循序漸進,而且,天事實證明也是達得到的,發明火箭的科學家若然以這些人的態度,永遠也不能飛上天空,甚至連攀上一層樓也辦不到。香港最黑暗至可悲的,莫過於有這些擦鞋仔。

Submission by The Professional Commons (公共專業聯盟提交文件--英文)

Tuesday, September 11, 2007

Backchat: War on Iraq and Graham Street

This morning on "Backchat" on Radio 3 of RTHK, Hugh Chiverton and I talked with our guests about General Petraeus' comments on the status of the War on Iraq on the sixth anniversary of 911, and the battle to save the wet market in Graham Street. Click to listen here.

Monday, September 10, 2007

信息化締造和諧社會

信息化締造和諧社會

  每年一度、由香港電腦學會主辦的香港國際電腦會議,剛在上周舉行,今年正是大會的第三十屆,見證這個行業和資訊科技專業人員在這些年間,對香港經濟發展默默的貢獻。

  大會今年的主題是「配合中國優勢,發揮
IT動力」,而主題發言嘉賓是中國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的常務副主任周宏仁先生。周主任也是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高級顧問,對「信息化」在內地和國際上也有深入了解。

  什麼是「信息化」?英文名詞乃informatization,近年在國際上尤其聯合國層面經常套用,所指的超越一般資訊科技應用發展或教育,或推廣電子政務和電子商貿等工作,較多以整體社會、人民、經濟等方面,多角度地廣泛和深化資訊和科技在社會上的影響,並多以國家或區域經濟層面作分析和推動。

改善民生

  周主任的發言中,以其對國家信息化的戰略重點的表述,至為重要。信息化所要求的,並非只在於增加資訊科技應用、改善效率和生產力這些層次,而在於利用現代化過程中的戰略性機遇,推進社會和經濟的改革,在各社會及經濟群體中體現,包括建立新農村,增加農民收入;強化製造業,善用電子商貿;增加金融銀行業的競爭力和管治水平;支援服務性產業的發展等等。最終的目標,是如何改善民生。

  在信息化過程中,也明顯觀察到城市和農村的差距,農民和從鄉鎮到城市工作的勞動人民,尤其須要關注和支援,而國家利用資訊科技方案改善各項民生服務,從就業到醫療、社會保障至教育和住屋等問題。中國整體來說,其信息化的水平仍在起步階段,不論在政治上有多大限制,做得到多少也好,至少國家亦算坦言承認藉信息化工具,建立較佳管治的需要,甚至指要建立一個「可透視社會」(visible society),一切都要可被公眾觀察(observable)。

不能全靠外購

  國家的立場是,作為發展中國家,不能完全依賴「外購」來發展信息化工作,必須建立自己的能力,改善資訊科技創新資源,這包括發展高端資訊科技科研,在科學、工程、工業創新、生物科技等多方面,以配合在商業上推動行業發展、國際化、做大做強。這個國家信息化策略的形容,也許有些人會覺得有點虛,但事實上作為一種高層次的策略,正把資訊科技、信息化對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關係和重要性點出來,確認資訊科技在社會上的地位,而這也正是香港政府沒有為我們的社會發展做到的。

  例如,當我們擁有在基建、制度、人才等方面優勢時,卻沒有像國家般重視資訊科技及訊息化對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貢獻,甚至不大了解,仍只留在改善生產力和效率之層次,而我們有否思考和研究,如何可以資訊科技及信息化,面對和改善貧窮、環境等問題,甚至令社會更「和諧」?

  對於發展問題,國家的態度總是說我們是發展中國家,這不單是要求以較低要求「交貨」,另一方面其實也是一種自知有不足之處的態度;反觀以國際城市自居的香港,對批評反而往往是搬出以往的數據或事例,以一種「其實已經很好」的態度回應。今時今日,這樣的態度不可矣,須知區域和國際競爭,形勢可以急速變化,不進即退!

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2007年9月10日

Sunday, September 09, 2007

Democracy Depot「民主加氣站」開張了

各位,「民主加氣站」今天正式開張了,舉行了一個簡單的記者會,宣佈這個「促進民主發展資源中心」,我們希藉著這個中心的工作,引發民間關注香港政制發展及爭取普選。其實,Democracy Depot連正式中文名字也未有,本來也叫「民主加油站」,但還是加「氣」環保正確點吧。

Democracy Depot網站
記者會圖片(一)
記者會圖片(二)


記者會短片
"We Are Ready"Animation (English version)
「嚟喇」動畫(中文版)

Saturday, September 08, 2007

香港電腦學會2007周年晚宴


更多圖片

Tuesday, September 04, 2007

Every Tuesday on RTHK Radio 3's Backchat

Starting on September 4, 2007, I will be a guest host every Tuesday morning on "Hong Kong Today's Backchat" on Radio 3 of RTHK, live from 8:30 to 9:30am with Hugh Chiverton. Tune in!

Topics on today's program include the Facebook phenomenon, Amcham's survey on air pollution, wigs and gowns for lawyers and The Standard becoming a free newspaper. Click to listen here.

Monday, September 03, 2007

功能組別的「原罪」

專業眼
功能組別的「原罪」

  在一個業界聚會裏,朋友把我介紹給一位外國人時說:「他是選委,即僅有的八百個可以選出特首的人之一。很重要的。」我本能地回應:「一點不值得高興,因這制度極不公平。」  

上月參加了政制發展綠皮書的討論會。唐英年司長林瑞麟局長馬時亨局長同時出席,對工商界明顯特別重視。聽了在場人士的發言,可以了解商界的部份心態─有人說擔心普選會令他們的
聲音變小,有人憂慮將來政府施政困難,有人把納稅與投票權相提並論,而最極端的是有一位商界領袖竟然說,應修改《基本法》,無論如何也找個方法保留功能組別制度。

無法均衡參與

  工商界經常以「均衡參與」為保留功能組別的藉口,雖然對大多數人來說,很難理解為何一人一票的普選制度不是最均衡的參與方式。其實,「均衡參與」雖然常被引用,但實際上並沒有寫進《基本法》,只是在二○○四年四月人大常委會否決香港於○七、○八年實行雙普選時,才提出「均衡參與」和「行政主導」這兩個名詞。

  於是,功能組別之既得利益者就把「均衡參與」定義為分配政治力量的理由,企圖以「界別」、「階層」分配政治權力的概念把功能組別制度合理化。然而,過去香港立法會中的功能組別是否真正達到社會均衡參與? 這種賦予工商和專業界別特權的所謂「均衝參與」,能夠帶來良好管治嗎?

  一、政府以為親建制的功能組別能為他的施政護航,結果反削弱立法會監察政府的功能,令政府不能知所進退,徒使管治質素下降,破壞社會和諧。

  二、即使對功能組別而言,無論是在不同界別之間,還是在相同界別之內也無法「均衡參與」,例如資訊科技界七萬多從業員中,只有不足五千人是選民;專業金融和保險業人員、司機、導遊領隊們無權投票選出金融服務、保險、運輸、旅遊等界別的代表;絕大多數香港的中小企老闆也並非四大商會的會員或工商界別的選民,連登記了的公司選民也從未見過「有競爭的選舉」。誰能相信這是「均衡參與」?

何謂循序漸進

  三、《基本法》指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產生,要根據香港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最終達至「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行政長官)的目標」,及「全部(立法會)議員由普選產生的目標」。功能組別對比七百萬香港市民,說不上「有廣泛代表性」;而既然普選全部立法會議員是必然目標,功能組別一開始就背上原罪。

  《基本法》所指的「循序漸進」涉及時間表(還要多久)和路線圖(如何一步或分階段達標)的問題。雖然民調屢次顯示大部份市民要求盡快落實普選,但現實是政府一拖再拖,而最令人不安的是,既得利益者不止施行拖字訣,還要千方百計地把市民普遍理解的「雙普選」這目標的定義根本地扭曲、改寫,例如加入比現時八百人選委會制度下更難跨越提名門檻的預先篩選機制,和保留功能組別,像先由界別提名再給全體市民投票選出功能組別議員這些不倫不類的方案。結果是很可能出現比目前更不民主、更不利政府管治及施政的「終極方案」,這正是政改諮詢最危險的倒退結局。

盡快抹去原罪

  事實上,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已再三指責香港政府,表明功能組別的制度違反《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不符合國際標準。一個與國際標準脫鈎的城市,能夠自稱「亞洲國際都會」嗎?

  在上述工商界的綠皮書討論會中,某商會的前任主席語重心長地呼籲商界不要再試圖阻撓普選,因普選已是國際大潮流,不能逆轉。不少商界人士也明白,香港作為一個現代化的國際金融中心,只有真正民主的機制,才能保障香港長治久安,保障資本主義在香港可持續發展,最終商界也可享受更豐厚的回報。

  耶魯大學金融經濟學教授陳志武在回歸十年前夕接受訪問時說:「香港在民主發展上必須向前走,香港人的素質很高,教育水準也高,地方又小,沒有理由運作不好民主,這是能強化香港自身穩定發展、減少其他政治動盪對香港的影響的具體制度保障,也是香港進一步國際化、進入現代政治社會的必需。」這是一篇刊登於內地《人民日報》訪問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抹去功能組別這原罪,還須再等嗎?

莫乃光 公共專業聯盟副主席

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2007年9月3日

公關粉飾毋損維基精神

公關粉飾毋損維基精神

  《南華早報》報道,根據
wikiScanner程式發現,在特首競選期間,曾經有人從東亞銀行,多次把曾蔭權維基百科的欄目修改。其實,維基是個開放平台,任何人即使不使用wikiScanner,就是從每一個欄目網頁上方「歷史」(history)按下去,已經可以完全查看下去,把欄目的不同版本作比較,用戶試一下,便等於上了一課維基百科補習班。 

 事緣在今年317日,即特首選舉前8天,有人在1個小時之內,從同一個IP地址進入修改英文維基百科的Donald Tsang欄目,這個IP地址在「歷史」紀錄中是完全清楚顯露的,如果任何人把這個IP地址輸入反向IP查詢(reverse IP lookup)系統,例如APNICWhois資料庫,顯示出的結果,確實指出該IP地址是由互聯網供應商分配予東亞銀行。所有都是網絡上公開資料,不涉及任何高深網絡偵察技術。

  修改了些什麼?例如,政制發展第五號報告書的「反民主內容」被改為「六成市民支持」的方案;在文中提及曾特首就香港環境問題說港人壽命長一事之前,加入一段有關藍天行動的資料;「公務員」改為「公共服務」(筆者譯);諸如此類,雖然有公關粉飾的味道,但也總算沒有把所有批評刪改,甚至文中較負面的部分也保留,而且,中文版維基百科「曾蔭權」欄目,未見在那期間有來自該IP地址或其他IP地址同類的改動,故此,也很難認定這些修改是有計劃的行動。

修改無所遁形

  當然,問題出於修改欄目者被證實來自曾特首選舉辦公室主任李國寶的東亞銀行,這就令人有瓜田李下之感,至少亦是不智。自從wikiScanner出現後,發現及追查任何機構的IP地址有否進入相關的維基百科欄目作出修改,變得非常容易,眾多美國國會議員、中央情報局澳洲政府,以至企業機構如沃爾瑪等,都被發現曾從自己機構內進入維基百科,進行大幅友善修改。

  例如,單是澳洲國防部的系統,就被發現曾在維基百科進行超過五千項的修改,事件曝光,令澳洲政府面目無光,很多部門從此禁止政府員工利用政府電腦網絡系統進入維基百科修改欄目。當然,即使這樣,也不代表各地政府、機構或企業不能靜靜地,令人不覺地作友善修改,因為只要分散從不同地方以不同IP地址進入就可以了,因為維基百科始終是個開放平台,無法也無意阻止這些行為。

開放理念未變

  出現這些事件,維基百科的可信性會否受損,擁有維基百科的維基媒體基金會對其受到「濫用」,態度如何?維基創辦人Jimmy Wales,至今也沒有表態回應,也沒有對有政治、商業或其他利益動機的介入有太大反應。相信,這應與維基運動本身的核心理念有關:開放、自由、群眾參與可以優化知識的準確和真實程度,所以,肆意的粉飾修改對內容的影響只是暫時的,效果亦是有限的。但當然,wikiScanner這些工具的出現,令這些自我修改的活動可能稍為收斂,也未嘗不是好事。

  始終,維基精神是開放、包容的,包括容納不同意見,也有相同的發言、參與權利。

  去年,Jimmy Wales訪港,參加中文維基年會時,談及中國政府對維基百科的限制,不時禁止用戶登入。有人提問中文維基百科可否迴避政治欄目,以求得到官方開路,答案是不會作自我審查,但相反在內地網絡世界內有很多所謂「網評員」,積極在各論壇等處散播官方觀點,Wales卻表示並不介意,也歡迎他們參與,以換來維基在內地能見天日。這就是對系統理念的信心,正是維基精神所在,儘管放馬過來,只怕你不來。

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2007年9月3日

Sunday, September 02, 2007

「假如沒有港台…….」綜合表演




更多圖片
「撐港台運動」

Saturday, September 01, 2007

《e個世界》:給施政報告的建議

本星期我在香港電台第二台e個世界》(逢星期六下午六至八時)節目中,讀出以下錄音環節(第一小時擋案 20:00-22:45),題目是「給施政報告的建議」,請收聽

我在數日前與幾位業界代表與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會面,我提出的建議包括:支持發展醫療資訊科技應用、加快無線寬頻發牌、重視人力資源發展、持續支持數碼共融基金等。

-->